中評社台北10月5日電/中國時報5日刊出觀察特稿說,當年連戰的破冰之旅中,一段“連爺爺您回來了”的學童吟唱令人印象深刻,卻被民進黨人視為中國統戰國民黨的負面案例。因此,此刻的謝長廷對“謝爺爺回來了”的標籤,顯得戒慎恐懼。不過,連戰的破冰之旅開啟了國共兩黨的正面交流,希望能作為“民共破冰”先驅的謝長廷,當然也可從連戰模式中獲得若干啟示。
特稿說,謝長廷這趟大陸行,目標在於促成民、共交流,推動民進黨內的中國政策辯論,進而盡速擬定黨版中國戰略,以利綠營二○一六重返執政。
對中國大陸而言,則希望利用謝的訪問,擴大兩岸議題效應,影響民進黨正面思考中國政策,同時刺激國民黨競爭兩岸政治的主導權,平衡馬政府的國際策略。
特稿說,在各方都有盤算的局勢下,謝長廷此行的“腳步”必須放緩,才能穩住各方微妙的平衡關係。
因此,在綠營內部被稱為“智多星”的謝長廷,表面上雖不談政治,也避開敏感話題,但他其實是把民進黨要傳達的理念,用一種迂迴的柔軟身段來表達。
例如,他前往東山島祭祖時,事先特別請人送給宗親一幅“追遠厚德”的字畫,看似平淡無奇,但其實是想對民進黨信心喊話。他說,只要隨時飲水思源,就不會做出有辱親族的壞事,形同暗示這趟訪問不僅不會傷害民進黨,更是在做“對的事”。
不僅如此,他在結束祭祖後,“順便”去了一趟車程不到三分鐘的寡婦村展覽館,用歷史佐證民、共間沒有仇恨的事實,不著痕跡的向即將前往的北京釋出善意。
特稿說,謝長廷說,“豪氣天下可去,膽小寸步難行”,謝長廷出發前敢於面對爭議,順利搶下黨內兩岸競賽第一分;如今他避開爭議、訴諸情感,用誠意換取對方善意,無論結果如何,至少都能為民共交流建立正面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