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亞中教授在重慶夏合研討會開幕致辭時,首先回顧了今年一月北京夏合會的結論。 |
中評社重慶11月28日電(記者 黃博寧、鄭漢龍)11月26日,方夏文化交流協會和兩岸統合學會在重慶聯合舉辦“夏合研討會”,共同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在开幕致辞时,首先回顧了今天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夏合研討會的成果。
張亞中說,2013年1月10-12日,方夏文化交流協會與兩岸統合學會在北京舉行首次“夏合研討會”,為兩岸退休大使開創制度性的聯絡管道。大陸方面總共有周文重等八位大使、三位學者及相關單位代表,台灣方面則有程建人等七位大使、四位學者等參與。
大陸與會者認為,中國大陸地位正處於逐漸上升的階段,與美國已有“合則兩利、鬥則兩害”的共識,並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兩岸在釣魚台列嶼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及南海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在涉外事務方面,大陸方面認為,兩岸應有四點共識,包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二)兩岸應就涉外事務協商、(三)涉外事務的處理應該依照“尊重現狀、個案處理、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等原則、(四)兩岸關係與涉外事務脫勾,涉外事務與兩岸關係無法分開單獨處理。大陸方面也希望兩岸在涉外事務上的態度:(一)能夠“增加接觸、加強對話、促進了解、增進互信”;(二)台北方面能夠就兩岸涉外事務一事,務實協商,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三)未來能夠“開通渠道、建立機制”,以“存量不變、增量改革”的方式處理兩岸涉外事務。
張亞中說,整體而言,大陸方面與會者在此次會議中所表達出對兩岸涉外事物的基本立場有四:第一、確定基本原則,即必須在“一中框架”中運作;第二、有關台北方面參與國際組織必須符合每個國際組織現有的章程。換言之,北京無法片面決定台北的國際參與。第三、主張兩岸應儘快進入政治性協商,否則北京也無法在國際空間上做重大讓步。第四、兩岸涉外事務問題宜由兩岸自行協商,最好能夠儘快建立溝通的專門管道。
台灣方面表示:(一)北京方面已經完全能夠“理解”國際空間的參與對於台灣民眾的重要,但是可能還是無法“感受”到這件事重要性。國際空間是台灣民眾普遍關心的事,兩岸應以最大的智慧與誠心來處理。在思考兩岸國際參與問題時,兩岸不要再墨守舊規,而應以創新的概念或模式(model)來思考,如此才能夠讓兩岸關係從目前的和平相處走向發展、互惠,與統合的路徑。(二)兩岸在國際參與上應該尋求“共同參與”,以增強兩岸人民的重疊認同,提出可以在“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的思路下,以“兩岸三席”參與國際組織,初期可從非政府間組織做起。(三)北京以國際組織現有章程規定來做為台灣難以參與國際組織的理由,很難得到台灣方面的認同,呼籲北京能夠跳脫以西方主權國家的國際法邏輯來思考兩岸國際參與,可以善用其大國的影響力,以政治力量協助台北突破參與國際組織的限制。“遵守國際組織章程規定”或“突破國際組織章程限制”是一個態度的選擇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