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陸委會列了三項議題與兩中方談,包括兩會互設辦事處、陸生醫療問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等,中方列了五項,中方強調ECFA的後續作為,也強調國際經濟合作,把台灣所要的RCEP及TPP變成一項,這些說明馬政府沒有議題主導權,也超出行政部門所能掌控的範圍內,這樣的程序是有問題的,“國會”也監督不到。
最後,“張王會”的定位問題,北京想做出積極共識、台灣則不敢用,外界都認知“張王會”的政治談判,中方單方面認為有共識,陸委會也沒有吭聲。尤其,張志軍見到王郁琦開頭就說,這次會晤是在上次在峇里島的達成共識。董立文,上次峇里島五分鐘在走廊見面,怎麼就達成共識?中方在語詞、議題掌控及是否有共識上都居於主導地位。
基於上述至少三項居於下風,加上,馬政府根本還沒有準備好政治談判,也不知道政治談判的議題是什麼,董立文主張,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或交流寧可放緩腳步,先看看接下來兩岸政府如何互動,要談哪些政治議題,馬政府能不能抵擋得住北京壓力等,不但不要急,還要觀察情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