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星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實習記者束沐攝) |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實習記者 束沐)隨著選舉的臨近,民進黨、蔡英文的兩岸論述呈現出怎樣的特征?綠營與大陸是否存在溝通渠道?民進黨發言人日前使用鮮見的“大陸”稱呼是否有著特別的意涵?針對上述問題,長期研究島內政治生態的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戰略清晰、策略模糊”,在不放棄“台獨”的前提下,將兩岸議題模糊化、彈性化、邊緣化,其目的是將兩岸關係對其選情的衝擊減少到最小。
李應元、童振源近期言論 意在試探大陸反應
近日,綠營人士李應元、童振源有關“大陸已接受蔡英文兩岸論述”的言論,遭到了大陸對台學者的駁斥。陳星表示,李應元、童振源近日釋放一系列言論,主要的意圖是在試探大陸能否接受蔡英文的兩岸論述。“但如果你仔細看他們的說法的話,就會發現漏洞百出”,陳星分析,我們無法看到蔡英文在“台獨”立場上做出任何調整的跡象,如不接受“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就讓大陸接受這套論述是不可能的。陳星遂認為,李應元、童振源的說法也有可能是受蔡英文之托。“他們想知道大陸對蔡英文的論述是什麼態度,所以我們的學者做出較為強烈的反應,也是情理之中的”,陳星表示。
民共之間 有私人交往但無政黨交流
針對李應元、童振源稱“民進黨與大陸有溝通管道”的言論,陳星表示,近年來,民進黨與大陸方面在學術上和私人上建立了不少非正式關係。“私人溝通從不缺乏,但黨對黨的組織層面的渠道現在還沒有”,陳星分析,私人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有自己的局限性,“私人關係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整個黨?代表整個組織?”
他認為,私人交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政治立場的影響,但組織之間則要涉及到政治立場的問題,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其實民進黨黨員和政治人物,與大陸的學者、學術機構,以及個人的交往和聯繫是經常的,但這不意味著黨對黨有溝通交流的渠道,它只能通過狹窄的、不固定的方式去反映,其實這種方式相當不穩定”,陳星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