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些印度官方人士已經在給“中印太空競賽”的說法降溫。ISRO主席拉達克里什南即否認印度此舉是與中國競爭,他表示,“無論印度、美國、俄羅斯還是中國,都有自身優先關注與發展的著重點。與其說印度在與別的國家競賽,不如說是在和自己賽跑。”
而從“曼加里安”號升空之日起,不僅外界質疑聲不斷,印度本國也有不少輿論批評這項宏大計劃脫離國情。印度太空探索遭到最多質疑的是:一個貧困人口占世界1/3、許多人仍在餓肚子的“窮國”為何要探測火星?顯然政府應更加關注民生。就連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前主席奈爾都批評此次火星探測是“國家的浪費”。
顯而易見,雖然在“大國夢”的驅使下,印度將會繼續奮力成為航天大國,但由於現階段印度盧比匯率暴跌,經濟困難重重,上述爭議恐將長期困擾著印度的航天進程。而中國在太空規劃和科研預算方面都遠超印度,與印度在太空項目上的開支相比,中國每年投入太空科研上的資金大約幾十億美元。據BBC報道,中國在太空領域幾乎方方面面都領先於印度,中國的運載火箭載重量是印度的4倍多;2003年中國成功實現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印度則至今未見啟動此項飛行。
因此,清醒如《印度時報》即稱,印度想在太空競賽中超過中國是可以理解的,但很難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