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有一個比較切實可行的調查思路是,如果MH17航班真是被“山毛櫸”導彈擊落,那麼找到導彈發射車,才是確認真凶的關鍵。但英國《每日郵報》援引烏政府人士的話稱,擊落MH17航班的“山毛櫸”發射車可能早被轉移,而發動襲擊的人或許也“被滅口”了。
調查人員面對的難題在於,MH17航班墜毀現場位於烏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交戰區域,殘骸大半墜入親俄武裝控制區,沒有親俄武裝和俄羅斯方面的配合,調查恐難進行;同時沒有它們對現場、證據的保護,國際調查的取證工作,也無法展開。有報道稱,雖然當事三方都表示了“願意積極配合國際調查”,但有跡象表明,它們都不願國際調查的結論於己不利,暗中掣肘,使本應爭分奪秒的事故現場國際調查,受到了種種阻撓。
而單從技術角度看,MH17航班墜毀的調查並不複雜,但此事不僅牽涉烏克蘭交戰雙方,更涉及了俄羅斯與美歐的博弈。因此,國際調查能否公正透明,其結果又是否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外界對此並不樂觀。
襲擊民航客機乃是違反國際規則的嚴重的反人類罪行,MH17航班慘劇後果嚴重,調查事關重大。正如香港《信報》社評所指出的,MH17航班被襲擊,不僅是馬來西亞或馬航的事,也不僅是飛行安全的問題,而是涉及了地區衝擊不斷擴張的危機,涉及到大殺傷性武器不受控擴散等嚴重問題,國際社會絕不能姑息坐視,不然類似襲擊可能陸續有來,這將嚴重威脅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也影響各國經濟貿易往來。MH17航班真相若無法浮出水面,這是全世界無法承受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