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慰安婦”問題表面上似乎得以解決,但是,日本的誠意實在欠奉,令人懷疑。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政府在協議達成後的種種表現,印證了這些質疑所言不虛。
首先,在韓國輿論看來,安倍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個人身份致歉,不足以代表日本政府謝罪,相比1995年的“河野談話”並未見到實質進步。而且,在這一協議中,安倍政權挖空心思,大玩文字遊戲,去掉了“侵略”、“強征”、“法律責任”、“政府賠償”等字眼。例如,針對慰安婦問題的根源,協議只含混地提及是出於“當時日軍的參與”,而絕口不提“強征”;在慰安婦受害人的經濟補償上,這筆10億日元的資金性質也頗為曖昧,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記者會上強調“是日韓合作的項目,並不是賠償”,言下之意,這是“人道主義援助”而非法律意義上的“政府賠償”。而韓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是,日軍強征慰安婦是反人類行為,日本政府理應承擔“慰安婦”問題的法律責任。故此,僅以該協議中日本沒有明確承認負有法律責任這一點,就足以引發韓國朝野的一致抨擊。
據透露,在慰安婦問題會談中,日方強烈要求在達成的共識中加入“最終且不可逆的解決”條款,儘管韓方極力將這一條款解讀為“日方不得反悔”,但實際上該條款意味著韓方已經徹底放棄了在慰安婦問題上的追訴權,沒有為以後的索賠留下任何餘地。無怪輿論紛紛揶揄“10億日元”是“封口費”,安倍一句輕飄飄的道歉,就給僵持日韓關係幾十年的慰安婦問題畫上了句號。
更令韓國人無法接受的是,日方還給這筆“封口費”設置了一個先決條件——韓方撤走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銅像。據了解,為了敦促日本政府正視慰安婦問題,2011年12月,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面設置了一尊象徵慰安婦的韓國少女銅像,提醒人們勿忘歷史。這尊銅像一直是日本右翼的眼中釘,評論認為,由此也可見,日本顯然不是通過慰安婦協議向受害者真誠道歉,痛徹反省,求得原諒,而是要借此掩蓋其戰爭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