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政策,是馬英九執政的最重要政策。 |
中評社/題:馬英九大陸政策的本質特點 作者:徐青(北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
‧馬英九大陸政策的本質特點有三:即“對內兩府、對外兩國”的現狀、未來前途“公投統一”、反對“法理台獨”。
‧與“國統綱領”和“聲明”相較,不難看出,馬英九大陸政策的立場、主張與之核心內容是基本一致的,且當前馬英九正將兩岸互動推向“國統綱領”的“中程階段”。
‧目前學只有人認為馬英九的大陸政策是“隱性的‘兩國論’”,但筆者認為,馬英九的大陸政策與李登輝的“兩國論”即“特殊國與國關係”是有區別的。
‧馬英九心中對兩岸關係、台灣前途的終極目標已表述得相當明確,那就是“公投統一”。
兩岸政策的核心內容一般包括台灣前途、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兩岸交往互動、涉外政策等幾個重要方面。由於目前學界對馬英九大陸政策的“統、獨”本質到底為何仍說法不一,在“台灣主體意識”已成島內社會主流民意,馬英九又兼任國民黨主席之際,對馬英九的大陸政策本質有一個相當明確的認識與把握,就顯得格外重要。
從總體上看,作為台灣地區的最高領導人,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尚未形成一個明確的中心思想,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未來目標,如果正面解讀的話,它具有務實性;如果從負面解讀的話,則可以描述為幾面討好的投機性與權宜性。從具體內容上看,馬英九大陸政策的本質特點有三:即“對內兩府、對外兩國”的現狀、未來前途“公投統一”、反對“法理台獨”。
以“對內兩府,對外兩國”的定位來維持兩岸現狀
對兩岸現狀的政治定位,馬英九的政策既有對蔣氏父子“中華民國法統”的堅持,也有李登輝主政前期的“國統綱領”以及1993年國民黨的“階段性兩個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的內容。
國民黨在台灣,從兩蔣統治時期至2005年馬英九接任國民黨主席之前,對大陸的政策主張、立場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從兩蔣時期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僵硬的隔絕政策階段,到蔣經國晚年開始調整,在維護“台灣安全”的前提下逐步走向開放階段。
二是從李登輝主政前期(1991年2月)訂定“國統綱領”、1993年提出“階段性兩個中國”政策,再到實行“台獨”分裂的“兩國論”階段。
三是2000年連戰接任黨主席後對李登輝“兩國論”路線的撥亂反正階段。
考察這幾階段的國民黨大陸政策,可以看到,儘管隨著李登輝下台和連戰的矯正,李登輝的“兩國論”已經被國民黨排斥,但國民黨的“一個中國”政策已經不再是蔣氏父子時期的“一個中國”政策,其大陸政策基本回歸“國統綱領”的路線,並以“階段性兩個中國”的政策聲明作為對兩岸現狀政治定位的明確表述。
“國統綱領”的核心內容,簡而言之,包括,兩岸政治定位的原則是“大陸與台灣都是中國領土”,“促進國家的統一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統一的目標與時機“首應尊重台灣人民的權益並維護其安全與福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下分階段達成,包括近、中、遠三階段,近期是“交流互惠”,“在互惠中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在國際間在“一中”原則下“相互尊重,互不排斥”;中程階段是“互信合作”,包括“對等的官方管道”、“大三通”、“協力互助參與國際組織”、“高層互訪”;遠端則是“協商統一”。
1993年11月22日國民黨提出的“階段性兩個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聲明(下稱“聲明”)指稱,“對內講,是一個中國業已分治之情況下,雙方同為在個別地區行使最高統治權力之政治實體,彼此對國家主權的主張是重疊的,一個中國絕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在國際間,兩岸則為互不隸屬、各自主張主權之兩個國際法人。雙方應相互尊重,在互惠中不否認對方為政治實體”;並指出,“兩岸同是一個中國的一部分”。回顧該聲明出台前後的歷史,可以看到,“階段性兩國”的出台,主要是為了應對當時兩岸商談,台灣自抬身份,以提高談判價碼。由於其“階段性兩國”的提法背離了國民黨原有的“一中”論述,因此在遭到國民黨內部反對後,雖然“階段性兩國”這個概念不再被提起,內容也通過國民黨的事後“聲明”而退回到對內仍是“一國兩府”,對外則是“兩個中國”的性質上,但其完成了概念性突破,亦即給“一國兩府”戴上了“階段性兩國”的帽子,這不僅給民進黨的“台獨”操作、論述帶來了機會,也在思想上混亂了國民黨的“一中”路線,並為日後國民黨在大陸政策論述上陷入民進黨“台獨”論述陷井埋下了伏筆。
與“國統綱領”和“聲明”相較,不難看出,馬英九大陸政策的立場、主張與之核心內容是基本一致的,且當前馬英九正將兩岸互動推向“國統綱領”的“中程階段”。這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為何有學者認為馬英九在搞“階段性兩個中國”?
兩岸現狀就是“中華民國的現狀”,“一中各表”是“描述現狀最好的方法”,這是馬英九的一貫立場。什麼是“中華民國的現狀”?就是“中華民國”沒有消亡,“中華民國的政府”更是事實存在,因此,馬英九對現狀的認知是:站在兩岸的角度上看是“互不否認”的“兩個政治實體”(即“一國兩府”),站在國際角度看,則是“互不隸屬的國際關係”(即“兩個中國”),這就是“一中各表”所要“表”的內容,這與退回到“對內一國兩府,對外兩個中國”的“階段性兩個中國”政策的內容一致性頗高。
2009年7月27日,馬英九回復了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對其當選黨主席的賀電,電文提到的16字“原則”中,“正視現實”首當其衝。可見,這是馬英九在兩岸政治交往中最為強調的一點。所謂“正視現實”,正如國民黨內高層人士解讀的那樣,就是“兩岸是兩個不同的政治實體,各自統治,互不隸屬,大陸只要正視這個現實,兩岸關係才能往良性方向繼續發展下去”。這無疑是馬讓大陸默認“對內兩府,對外兩國”現狀的既含蓄又堅定的表達,可以說是馬英九的底線。因此,馬英九對兩岸現狀的政治操作就是,追求以“互不否認”的“一中各表”維持“兩岸兩個政治實體共存”的現狀,對外則以“彈性、務實的共存模式”進行“活路外交”。
目前學界有人認為馬英九的大陸政策是“隱性的‘兩國論’”,但筆者認為,馬英九的大陸政策與李登輝的“兩國論”即“特殊國與國關係”是有區別的:
其一,思想根源不同,前者緣於和平共存思維,後者基於“台獨”思維。
其二,內涵不同,前者堅持“兩國”的領土重疊、主權含括對方,後者則堅持彼此領土分割、主權分離。
其三,做法不同,前者堅持“一國兩府”下的作為,後者則要正名修憲為一個台獨“主權國家”;而在對外關係上,前者目標是“在現有架構下爭取最大的權益”,而且希望在與大陸務實協商的基礎上,“尋求彼此可以雙贏的平衡點”,後者則是為了打破現有架構,衝撞“一個中國”原則。
第四,最終目標不同,前者雖然表現為一個前途開放的選項,但實際上還是希望能有一個“統一”的結局,後者是希望最終實現“台灣獨立的台灣國”。
這四點不同就將貌似的兩個論調從根本上區別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