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10日電/在台海兩岸積極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際,美國專家今天指出,ECFA將帶給台灣直接效益,但由外部力量推動台灣產品和業者提升競爭力的間接效益將更為重要。
中央社報道,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今天撰文“台灣經濟須超越兩岸合作”(Taiwan's Economy Needs More Than Cooperation with China),提出上述看法。
不過,他也指出,兩岸協商經濟自由化最佳時機已過,ECFA並非台灣開展其他雙邊協定的唯一選項;台美FTA(自由貿易協定)就將是台灣潛在夥伴的一個強而有力範例,美國應協助開展台美貿易、投資。
文章提到,自由化效益包括更廉價消費品、多樣化選擇、企業進入新市場營運等直接效益;以及藉由外部力量,推動具比較利益的產品和企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這種間接效益。
史劍道認為,ECFA對台間接效益大於直接效益。他說,對台灣而言,兩岸經貿互動“利益最大”的時期已過,中國大陸已由“成長股”變為“價值股”,1990年代高達14%,或前幾年12%的年經濟成長率不再,取而代之的是8%左右的長期年均成長率。
他認為,“兩岸經濟自由化若在15年前發生,對台灣將會好很多”。
這位兩岸問題專家並表示,兩岸經貿更開放符合美國外交政策原則,但美國應以台美貿易、投資關係的進展,作為協助台灣的開端。
他另外認為,就某些層面而言,印度猶如15年前的中國,台灣可自成長快速、位置適中、對台灣科技和服務業需求殷切的夥伴中,迅速有所斬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