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29日電/阿里山小火車再度發生傷亡車禍,造成大批陸客死傷。目前陸客已經是台灣拚觀光的主力,去年已經首度超越日本旅客,成為來台觀光客最大宗,創造了近九百多億的觀光產值。而今年六月,陸客自由行即將開放,來台陸客人數將再增加。此時發生阿里山小火車意外,不僅有損台灣旅遊安全形象,也讓許多人質疑,台灣拚觀光、招陸客,真的準備好了嗎?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金融海嘯後,觀光成為台灣重要產業,新增的陸客來台更成為馬政府一再自詡的政績。目前,每日來台陸客已經達到預期的三千人目標、今年甚至提高到四千人,島內主要景點日日陸客盈庭,這固然為台灣帶來可觀的觀光收益,但各種問題也逐漸浮現。
以這次阿里山小火車意外來說,現場管理與平日養護都出了問題。首先,阿里山是來台觀光陸客必到的“聖山”,搭乘登山小火車悠遊於二千多公尺的高山,一方面享森林芬多精、一方面在涼風中將高山景緻盡收眼底,多麼令人快意,自然成為必備遊程。據“觀光局”統計,目前一天平均一千五百多名陸客搭乘小火車,四節車廂根本不敷所需,陸客甚至為搶搭而上演全武行!
於是,小火車主管單位“農委會”林務局在今年二月一口氣加掛四節,容量擴大整整一倍。但高山火車加掛車廂需要考慮軌道基礎能否承受、火車動力與平穩等各種問題,不是掛上去就完事。
而且,雖然小火車容量增加了,搭乘秩序仍未改善;很多台灣導遊為了招呼方便,即使陸客團員人數超過一節車廂,仍硬塞上車,沒位子坐的人只好站著。阿里山小火車是窄軌,行駛山路本來就要特別注意重心問題;車廂裡有人站著,當然影響列車平穩。這種種現象,都增加了小火車搭乘風險,但長年根本沒有人注意。
再說平日養護問題。自從二零零七年發包給民間業者經營後,屢生風波,業者為求降低成本而大幅裁員,以致進用許多新手駕駛;八八風災後,又無力負擔修復小火車損毀的二億多元,林務局不滿之下,決定回收經營權,業者又不願放手。以致這幾年來,林務局與業者之間官司不斷,當然影響小火車的經營管理與安全維護。這次出事後,連“交通部”都在“立法院”坦承,森林鐵路的經營需要高度專業,“農委會”和林務局可能力有未逮。
阿里山小火車雖然被林務局視為吸客的“金雞母”,但搭乘票價只有一百元新台幣;和瑞士著名的少女峰高山鐵路相較,後者搭一趟要新台幣六千元,阿里山小火車是其六十分之一!這樣低廉的票價,其收入不但不能支應維修所需,也極度扭曲了觀光資源的價值。
陸客團在阿里山出事已經不是第一次,去年就有二次車禍意外,幸好無人死亡。而不只在阿里山,新中橫、太魯閣、日月潭、蘇花高等主要風景區,都有陸客團出過事;連台北市信義商圈工地的天車斷裂,都會砸到陸客團遊覽車而導致死傷。這些意外都顯示,陸客旅遊安全已經因為量變而產生了質變。
陸客與其它外籍觀光客和旅遊不同的是,一旦來台,不管刮風下雨,都要照著行程走,不能取消。若碰上中橫、蘇花公路以及山區景點等風險較高環境,即使不良於行,多數陸客還是會要求照表操課,台灣導遊也多無法拒絕,但私下抱怨“玩命拚觀光”者,大有人在。
面對日益增加的陸客,台灣的遊覽車安全、司機品質、平價旅館供應等,都會與“國民旅遊”產生競合作用。如果不能妥善解決,一定又會在兩者之間製造出新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阿里山小火車意外肇因都指向那棵倒楣的大樹,無風無雨中枝椏斷裂,必然成為相關單位的箭靶。但這棵樹不只撞斷小火車,更重的是敲在“農委會”、“交通部”等觀光相關單位的頭上,想賺陸客的錢,觀光軟硬體的改善和加強,還有太多功課要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