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500年南海保衛史(之二)
http://www.CRNTT.com   2011-06-24 00:57:59


 
  在橫跨古城的馬六甲河上,有一條名叫金聲橋的混凝土結構橋梁。追溯其前身,那是在1862年,由當時華人領袖陳金聲出資修建的。陳金聲是當時新加坡與馬六甲一帶影響力極大的商人,今天新加坡的平民醫療機構陳篤生醫院以及最早的華文義塾——萃英書院,都是當年由他出資出力創辦的。

  在金聲橋斜對面,在維多利亞女皇噴水池、荷蘭紅屋與古教堂的陪伴下,還有一座三層瓦頂的鐘樓,是陳金聲之子陳明水1883年捐建的。

  跨過金聲橋,可以見到幾間售賣海南雞飯的飯館。所謂海南雞飯是馬六甲特色的華人佳肴,顧名思義,它與新馬一帶常見的雞飯不同的地方便是多了一道工序,將加入雞湯蒸煮過的雞飯捏成小圓球狀的飯團,配上香滑的雞肉,佐以特製的辣椒醬食用。據說這馳名東南亞的海南雞飯其實起源自海南的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雞,是19世紀後期掀起的移民浪潮中,由海南籍人士帶到南洋去的家鄉風味。

  這些在清末民初抵達南洋謀生的華人移民被稱為新客(Sinkeh),是相對於早年便定居本地的海峽華人“老客”而言的。新客社群的出現與壯大改變了原有的海峽華人社會結構和思考方式,隨著時局變遷,海峽華人也開始關注並參與到近現代中國時局發展當中,社群中出現了如林文慶、辜鴻銘、伍連德等名人,都在中國歷史的脈絡中留下了不少痕跡。

  馬六甲古城區裡,有一條以馬來西亞開國元老陳禎祿爵士命名的古街,道路兩側有著成排 19 世紀馬六甲土生華人的店面與私宅。這些結構獨特的殖民時期老屋,從正面看來顯得窄促,進到屋內卻感覺十分寬敞。為了解決屋子狹長的結構所帶來的晦暗問題,屋裡至少會有一口天井,保持屋內的明亮通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