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29日電/聯合報29日發表社論說,馬辦發言人殷瑋邀請民進黨辯論ECFA,蔡英文說“很多人想跟馬辦辯論,民間人士先開始”。
殷瑋所為當然是一個戰術性的動作,但他能引出蔡英文的這一句話,已經賺到了。照理說,蔡英文應稱,進入選舉程序後,即可與馬英九深入辯論;但她日前說“願與中國坐下來談可長可久的兩岸互動架構”,現在竟又要馬辦與民間辯論,皆是顧左右而言他。殷瑋的這個動作,再次凸顯了蔡英文的躲藏閃避與色厲內荏;蔡若對政見辯論續採這種排拒態度,恐難獲得民意的理解與認同。
社論說,雙英對決,可謂是歷屆“總統”直選中競選政見差異最大的一次,因而候選人也最應進行政見辯論。四月的民進黨“總統”初選,在十二天內舉行了四場政見辯論會;依照這個標準,雙英的“總統”大選,四場政見辯論會仍嫌不足,但至少亦應有四場才行。
我們的建議是:至少辦四場辯論會,且四場各定專題,一場是兩岸政策,一場是國憲認同,一場是經濟路線,再一場是其他重大國政。見此架構,即知四場辯論也不夠;但至少要有四場,否則難以呈現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政見異同,不能向選民交代。
兩岸政策、國憲認同及經濟路線,是馬蔡二人政見出現最大差異處;自應設定專題,深入辯論,打破砂鍋辯到底。如果不進行專題辯論,候選人的主張不能完整呈現,其缺陷卻極易閃躲掩藏;難以建立真相,探求是非利鈍。例如,在兩岸政策,馬英九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蔡英文則不承認“九二共識”,亦不呼應“不統,不獨,不武”;就國憲認同言,馬言必稱“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蔡則曾謂“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以經濟路線而言,馬主張維持目前的全方位政策,蔡則強調“在地經濟”,反對“成長掛帥”,並主張翻轉“重工輕農”,反對“出口導向”。自以上略舉即可看出,馬蔡二人在這些“國家命脈”政策上的差異極大,簡直已是南轅北轍;豈能不進行“專題辯論”?又豈可少於四場辯論?
社論說,馬蔡競選“總統”,即是競奪四年的主政地位。那麼,兩位“總統”候選人,為四年主政,就兩岸、國憲、經濟三大政策路線,至少應各以一場兩小時的專題辯論向選民交代清楚,這形同是“你給我兩小時辯論,我給你四年主政”,難道選民不應要求辯論?又難道“總統”候選人可以抵拒辯論?
除應設定“專題辯論”外,亦當延續二○○八年“總統”大選政見辯論的“候選人交互詰問”,這是探測候選人政見深度的最佳方法;否則即易形成雞同鴨講、全無交集的場面。再者,現場提問者,宜以專業媒體人為主;他們的表現雖未臻理想,卻可能較專家學者的提問能掌握要領。至於近年試行的“公民提問”,也許民主意味較高,卻使問答成為雞零狗碎、實問虛答,形同虛耗了一場辯論,或許不必再採。
社論說,二○○八年的“總統”大選,舉辦了兩場政見辯論會。謝長廷在政見會中預言,馬英九的“六三三”會跳票,這個預言已經應驗。至於謝長廷又說,馬當選後,兩岸直航要十年,但馬上任後不到一年即直航告成。再者,謝猛轟“一中市場”,甚至謂大選即是對“一中市場”的“公民投票”,且又稱台灣將“查埔找無工,查某找無尪,少年囝仔去到黑龍江”,如今情勢顯亦不如謝長廷所言,而馬英九則贏得了謝長廷所說的“公民投票”。
如今馬蔡之間的政見歧異更遠逾於馬謝當年,而國民黨在兩岸、國憲及經濟上的政策路線,更與民進黨已形同南轅北轍。因此,馬欲連任,或蔡欲取而代之,皆應就政策內容向選民說清楚,並公開辯論其是非利鈍;畢竟,“總統”大選不是誰能奪到權力而已,而是要看誰的“國家政策”能獲民意支持。
社論說,連民進黨“總統”初選亦有四場政見辯論會,馬蔡“總統”大選更應有超過四場的辯論會,或至少不應少於四場。馬蔡二人有責任共同提升大選品質,應將四場辯論會作為向選民負責的最起碼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