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在台灣“副行政院長”陳冲領軍下,政府基金前天適時護盤點火,僅用了區區一百億元的彈藥,即拉升了四百多點指數,使台股率先擺脫國際盤的大崩跌泥淖。從時機、手法和成效看,這都是一次成功的出擊,證明陳冲的專業和穩健名不虛傳。
聯合報社論指出,在政治力的過度干預下,多年來,台灣已不容易看到精明幹練又能發揮所長的政務官;大家更常見的,是觀風望向、聽命行事的“閣員”,在藍綠的潮起潮落中浮沉。陳水扁時代,把“內閣”改組當成家常便飯,政務官被當成家臣使喚,政治掛帥,專業毀棄。馬政府的用人,在技術官僚與學者之間游移,開創性不強,有些“閣員”有時連政策都說不清楚;也因此,像陳冲這樣能攻能守、臨危堪擔當大任的政務官,實屬難得。
相對於其他財經“閣員”,陳冲和央行總裁彭淮南之所以深受社會信任,主要是他們不僅嫺熟專業,且公私分明,行事穩健圓熟,累積了長期口碑。因此,他們在緊要關頭受命上陣,就能發揮安定人心的作用。以這次股災為例,台股是遭美債引發的國際恐慌所累,並非經濟基本面出了問題;但當火燒眉毛,馬英九的信心喊話已告失靈。陳冲以政府基金為槓桿,號召銀行團及企業庫藏股共同護盤,用最小的力氣,止住台股的失血,也穩住了八百萬股民的信心。
政府干預股市時有所聞,但手法像這次這麼乾淨俐落,卻是罕見。觀察陳冲的作法,他沒有敲鑼打鼓,沒有向企業威逼利誘,也不向民眾作無謂的喊話;他只是默默觀察盤勢,鎖定目標,伺機發動,果然彈無虛發,也阻止了外資禿鷹趁亂掠奪。在這場國際性的災難中,一個政務官憑其智勇成功征服了股災,甚至未動用到“國安”基金,值得喝采。
除了陳冲,最近人們也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政務官身影。最顯著的例子,是今年春天才加入“內閣”行列的李鴻源。李鴻源的職務是公共工程會主委,但他一上任,率先執行的任務,卻是檢視並淘汰不必要的公共建設,兩個月即擋下五十多件可能成為“蚊子館”的建設案。他更主動出擊,對雲嘉地層下陷的問題提出搶救計劃,要在十年內封掉千口井,以阻止高鐵乃至整個西部繼續沉陷。
有趣的是,工程會明年元旦即將裁撤,李鴻源入閣原屬過渡;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妥善利用自己的水利與工程專才,為這個角色注入截然不同的意義。他不像以往的主委那樣關注公共工程的細節或品質,而以更高的視野去反省這些工程的必要性,同時以永續經營的觀點來面對“國土”的危機。任期的迫促,反而激發他跨出職務的局限,主動迎戰更急切的問題。
試想,若依政府體制的慣性分工,蚊子館的誕生、區域性的地層下陷等問題,幾乎不會有任何單位願主動指出問題,遑論提議改善;俟問題爆發,總是已經太遲。李鴻源不僅主動探討問題,更逐一提供解決對策;如此勇於任事的政務官,除締造了一種新的典型,也為“內閣”提供了前進的動力。李鴻源的任期雖只有兩百七十多天,但他留下的貢獻,絕對比那些只坐在辦公室批公文的“閣員”多。
最近,“行政院會”在討論租稅負擔及十二年國教方案時,都出現了“閣員”不同意見的交鋒,這是相當可喜的現象。從一方面看,主管部會要禁得起內部的挑戰,才可能向人民提出更完善的政策;從另一方面看,不同專業的“閣員”相互質疑、切磋,有助於活化決策思維,祛除本位主義。“內閣”這樣的激盪效應,其實比起死氣沉沉的虛假和諧更能贏得社會迴響;吳敦義應該多加鼓勵,而不必刻意抑制。
在台灣政務官因政治干預而走向“行政官僚化”後,如今陳冲和李鴻源等新類型政務官的出現,以專業和膽識為“內閣”注入了新的動力。“內閣”需要更多這樣有勇有謀的“閣員”,也期待這樣的人才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