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24日電/由“總統”大選而起的老農津貼加碼一案,預訂明天在“立法院”逕付二讀,明年起老農津貼由6,000元加碼至7,000元幾可確定,但是否排富尚待協商。執政黨與在野黨為爭取選票而競相開出津貼加碼支票的行為自不足取,其不僅排擠政府有限資源、債留子孫,亦讓政策形成失去理性討論空間;農業相關政策更是如此,由於農業人口眾多,又是最弱勢產業,每遇選舉,農業補貼政策即成兩黨角力的重點。但長此以往,加碼終有其限,農民的困境不會因此化解,反將日形窘迫;正視台灣農業發展根本問題及研擬對策,是加碼之外更要省思的。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說,農業與農民一直是弱勢的產業與弱勢的工作者,但此種現象並非台灣所特有,而是普遍存在於很多的國家與地區,主要是與農業的供需彈性、農業規模及農產品供銷體制有很大關係。由於農產品的供需彈性很小,每當供需發生一些變化時,就會很快引發農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因而常見颱風過後,吹毀了一部分農作物時,該農作物的價格就會大漲;反過來說,如果當年風調雨順,農產品大豐收,其價格常常就會大跌,形成所謂的“穀賤傷農”。
另方面,台灣地狹人稠,農民擁有的土地面積通常都很小,多數農民也缺乏管道及知識去了解其他農民種植的作物與數量等農產訊息,使農民即使想要採取聯合增產、減產的行動都很困難。此外,過小的生產規模,也使台灣的農民在與大盤商討論收購價格時,多處於“價格接受者”的地位,幾乎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空間,影響了農民應有的收益。
因此,要增加農民收益、改善農民生活,政府不能只有加碼發放老農津貼一途,還應從目前直接影響農民收益的產銷方面提供協助,讓農民所得因農業發展而提高。在具體方法上,可從三方面著手。
第一,確實掌握生產訊息,落實農產品價量監控制度:對於像香蕉、柳丁、大蒜、木瓜等容易發生滯銷的農產品,政府須確實掌握全台登記的種植面積,以免產量與消費需求間的差異過大,導致產銷失衡。目前政府已訂有一套監控機制,當預測產量超出10%時,農糧署即發布超產訊息。但是這還不夠,政府還應立即協調農民聯合減產。此外,為補貼減產者的損失,政府可評估提撥一筆農產價格平衡基金,專用於平穩農產品價格。
第二,健全農民組織,發揮產銷調節功能:由於農產品的產銷通路複雜,生產者往往無法快速掌握消費市場的資訊,若能透過農民組織協助,應可發揮一定的產銷調節功能。此外,如果農民能形成組織,還可聯合與大盤商議價,有助增加農民的收入。因此,如何重建及強化傳統農會、青果合作社及產銷班的功能,應是農政部門的當務之急。
第三,協助開拓外銷市場,調節島內供需:要調節市場供需,台灣的農產品不能只靠內銷,而應加大利用外銷市場當做調節島內市場與價格的一項重要工具。比方說,中國大陸人民對台灣農產品的接受度高,運輸距離尚能符合保鮮需求,政府應可考慮在兩岸間建立農產運銷機制,在台灣農產品豐收時啟動,讓一部分的農產品以較低的價格銷往中國大陸,而台灣的價格則可因此回升,進而保障農民在台灣市場上的收益,減少“穀賤傷農”的情況。
為讓農民在農產品上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政府應對重要農產品的生產,落實品質管制與數量管制,更長期性的作法是以地區為範圍,建立各自的品牌,以爭取更大的利益。台灣農業應該要走少量而精緻的路線,才有可能讓農業維持長期的競爭力,進而使農民維持長久的收益與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