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貿兩岸”與“文化兩岸”齊頭並進 |
中評社/題:兩岸共同價值的意涵與形成機制 作者:倪永傑(上海),上海台灣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當前,兩岸關係已終結對抗,進入螺旋上升的黃金發展通道,處於‘經貿兩岸’與‘文化兩岸’雙軌並進的轉捩點上。兩岸和平發展、全面整合的‘典範時刻’能否來臨,取決於兩岸共同利益的創造與兩岸共同價值的形塑,後者尤其具有關鍵性的影響。當前,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逐漸成為兩岸共同願景,形塑兩岸共同價值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性任務。
兩岸共同價值概念與創新主體
1、概念
價值是文化體系的核心要素。文化是一個社會所遵循的生活方式、代代相傳的傳統,信仰、風俗或行動程式的總和。(注1)英文中的價值value一詞來自拉丁語valere,原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交換價值,但在尼采等人的詮釋下,價值具有更為廣泛的哲學內涵、思辯色彩。廣義地講,價值泛指本身有價值、令人渴求的原則、品質、實體,包括道德的、政治的、美學的、宗教的、科學的價值等。本文認為,兩岸共同價值屬於形而上、抽象層次的概念,是兩岸同胞世界觀、方法論及價值觀的總和。換言之,兩岸共同價值是海峽兩岸同胞普遍乃至共同認可、遵循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行為準則等,是兩岸同胞思想、認知、情感、意願的集合體,是兩岸同胞普遍的行為規範與共同的理性憧憬。
兩岸共同價值應該是當代人類文明、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化價值鏈演繹到兩岸和平發展階段的重要成果。兩岸共同價值必然有別於其他價值體系,具有兩岸自身的特色,是兩岸各自價值元素的共同交集。兩岸共同價值的形塑是一個漫長、動態、可變、可塑的過程,是在兩岸價值存量基礎上的增量擴張,必定朝著更文明、更開放、更多元、更包容、更親和、更具感染力的方向演進。
2、創新主體
兩岸同胞是創造兩岸共同價值的主體,特別是經常穿梭、來往於兩岸之間的兩岸同胞、海外華人等,包括那些具有兩岸生活、工作、求學、旅遊經驗的同胞,更是創造兩岸共同價值的主要群體,他們有別於兩岸其他同胞,是兩岸特殊的人群,可以稱之為“兩岸人”,是兩岸共同價值的融合者、引領者、催生者、創造者。包括三類人。
一是來往兩岸之間的台灣同胞,包括台商、台生、台幹、台屬、台灣遊客等。有資料顯示,自1987年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截止去年底,台胞來大陸人次高達5400多萬人次,是台灣現有人口的三倍多,但真正到過大陸的台胞只有400多萬人。(注2)其中長期定居在大陸的台胞約150多萬人,以居住、工作、求學在上海及其周邊長三角地區的台胞最多,約有50萬之多。
二是赴台定居、探親、交流、工作、就學、旅遊的大陸同胞。歷年大陸赴台人數也已突破190萬人次,接近200萬。去年7月開放大陸旅客赴台旅遊,掀起大陸民眾赴台旅遊的熱潮,預估今年赴台陸客多達6、70萬。(注3)值得關注的是,歷年來,赴台居住的大陸民眾包括兩岸婚姻歷年累計接近30多萬人,其中近10萬大陸新娘取得了台灣身份證。他們已逐漸融入到台灣當地的生活、工作中,對於台灣公共事務、政治活動的參與興趣、參與程度有所提高。如今,兩岸“大三通”初步實現,兩岸“一日生活圈”時代的序幕已經拉開,必將迎來大陸民眾赴台投資、工作、就學、甚至就業的熱潮。而且大批高學歷、高收入、具有國際視野、引領潮流的“新大陸人”成為近期兩岸交流熱、“台灣熱”中的重要人群,對兩岸共同價值的形塑將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必將逐步催生同屬兩岸的新文化、新價值、新典範。(注4)
三是從海外第三地進入台灣居住、交流、就業的海外華人,也積極參與兩岸交流交往,在溝通、融合兩岸同胞的情感、形塑兩岸共同價值方面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功能。
這群頻繁穿梭、往來於兩岸之間的特殊的“兩岸人”群體,比兩岸其他同胞擁有更多鮮活、生動的兩岸經驗,既有在本地記憶、刻有本地的文化烙印,又有在對方居住生活、工作求學旅遊的軌跡,他們更為熟悉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制度與環境,對於兩岸的觀察、感受必然有別於其他兩岸同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中有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融入新居住地人群的生活中,是兩岸共同價值的關鍵性原創力量。他們分別把各自的兩岸經驗延伸、傳播到對方區域內,與當地同胞相互交流、切磋交融,相互激蕩、吸納整合,產生情感的共鳴與共同價值的感應。他們將各自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行為模式、情感認知等不同於對方的異質價值體系導入到對岸,上升為理論層次、文化結晶,熔鑄成兩岸共同認知、情感與意志,交融成新的價值認知與情感,經由兩岸同胞的共同錘煉,催生出新的智慧火花,熔鑄新的價值座標體系。
兩岸共同價值來源與內涵
1、來源
兩岸共同價值決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她植根於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化、來源於兩岸同胞的交流實踐,更是對兩岸共同未來的前瞻與追求。兩岸共同價值來源於五個部分。
一是從中華傳統文化中萃取兩岸共同價值。兩岸雖然分隔、分離了六十多年,但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文化母體,是兩岸共同價值的基本元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瑰麗燦爛,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是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注5)哲學家成中英先生認為,傳統中國的價值體系包含了和諧、真理以及正義三項要素。(注6)兩岸共同價值體系,當然也蘊含上述這些基本元素。中華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外王內聖”、“王道”、“中庸”、“和諧”、“寬容”、“權變”、“公平正義”、“忠孝仁愛”、“仁義禮智”、“四維八德”、“禮義廉恥”,“真、善、美”等價值要素,是貫穿於中華五千年古國文明的重要價值內涵,也是兩岸共同價值的重要來源。(注7)
二是從兩岸四地當代文明中凝聚兩岸共同價值。包括從當代大陸的文化精華、當代台灣文明以及港、澳文明元素中加以吸納、融匯與提煉。論者均認為,兩岸之間各自的價值元素既有文化共性,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續與創新;又有文化間性,兩者間存有一定差異性,各有特色、各具養分。理應促成兩岸四地各具特色的價值體系相互吸納創新、融會貫通,形塑新價值、催生新主流。大陸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倡“八榮八恥”等等,這些都是當前祖國大陸的核心價值。胡錦濤總書記稱,“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台灣當代文明的價值主體,也應該是兩岸共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馬英九一直認為,“善良、正直、勤奮、誠信、包容、進取這一些傳統的核心價值,不但洋溢在台灣人的生活言行,也早已深植在台灣人的本性。這是台灣一切進步力量的泉源,也是‘台灣精神’的真諦。”(注8)作家龍應台針對“華文世界版圖”提出台灣在“教育”、“文化溫和主義”、“公民素養”、“社會凝聚力”、“理想性”、“生活美學”等六個“獨特核心要素”方面佔有很大的優勢。她認為 “溫良恭儉讓”滋潤了台灣土地,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養分。台灣文化根基比較沉澱、寧靜、厚實。(注9)這些內涵成為當代台灣主流價值之一,應對兩岸共同價值的形塑構成正面影響,成為兩岸共同價值的有機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