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19日電/台灣“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接掌“文化總會長”的首要任務,是推動漢字成為世界遺產,幾個月來深入研究探索,初步釐定的策略是採行“非聯合國會員國”也能提案申請的等級,避免可能爭議。
聯合報報道,文化總會參與“建國一百年”活動,劉兆玄認為,可舉辦“總統特展”,將前“總統”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四位“總統”任內的功過,透過客觀的史料文件全部呈現,真實追求歷史文化,避免一些政客以訛傳訛、別有用心的胡扯。
他認為四位“總統”都已完成“總統”任期,整個過程可看到台灣的民主軌跡,是人民一路走出來的,這與文化絕對相關;他已和馬英九談過,但馬英九會不會推動,“我就不知道了”。
劉兆玄認為,台灣在政治、經濟的領域,本錢越來越少,只有文化是可超越的領域,也夠本錢;台灣一脈相傳無縫接軌,小朋友一下就學會一、兩千年前的漢代文字,文化方面的推動比較長遠。
談到漢字申遺,劉兆玄談起來特別有勁,他說,現存漢字是人類不得了的遺產,世界上再找不第二個這樣的“活化石”。
從甲骨文開始,“中研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保存甲骨文最多也最完整,研究的也最透徹,中國大陸雖也有甲骨文研究,但也承認台灣這部分比較有優勢,因此,如果能用“中研院史語所”的名義提出,可行性比較高。
未來推動有進度時到大陸去遊說,可能也是得走的路,最好能在民間層次上努力,而非透過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