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國鼎在這棟老房子住了30年。(中評社 康子仁攝) |
中評社台北5月31日電(記者 康子仁)台北市文化局與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共同募款,經過數年規劃與整建,李國鼎故居今天正式對外開放。讓一般民眾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他高風亮節、惜物愛物、勤奮向上的風範,尤其是他使用了30年的餐廳,里頭的椅子儘管早已損壞,他還是用塑膠繩綁起來,自奉甚樸的廉儉精神,為大家所津津樂道。
李國鼎故居坐落在幽靜的台北市泰安街2巷3號,建於1935年,原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今中華電信、中華郵政前身)官舍,光復後改為財政廳長官舍,1972年,李國鼎接任“財政部長”而遷入,直至2001年辭世,在此居住長達30年,於2002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一進入李國鼎故居客廳,高掛客廳門楣上方的譚延闓書法“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是他生前最喜歡的一幅字,也常以這幅字畫期勉自己。他的獨子李永昌說,由於母親堅持,父親的公務從不帶進家中,不做公務會客,這裡是單純而平靜的家居空間”,即使到了晚年較少進辦公室,父親交待公務,也是站在家門口聽部屬簡報,再交待事情。
故居的書房裡,有各式書籍、公務報告文書及國外訂購的期刊雜誌,書頁間隨時可見他工整的中英文眉批。牆上桌上的家人照片、一書一物,點點滴滴處處可見資政不追逐奢華之高風亮節。
李國鼎家居生活、飲食和運動非常規律,包括吃藥在內,喝牛奶、喝開水、吃藥的杯子各不相同。圓型餐桌加上6張木製椅子,臨窗的椅子,是他每日固定用餐禱告的地方。李國鼎夫婦生前常用的椅子已經損壞更換,其他幾張的餐椅多有脫落情形,但他還是非常惜物,用塑膠繩子捆綁再繼續使用。
2001年5月,李國鼎與獨子李永昌一起用餐時,突然身體不適,緊急送往醫院,於5月31日辭世。
李國鼎,1930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物理系,1934年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研究核子物理。1948年來台,先後擔任台灣造船公司總經理、美援會秘書長、經合會副主任委員、1965年起任“經濟部長”、1969年調任“財政部長”,推動加工出口區。
李國鼎1979年創辦設置資策會、翌年協助成立新竹科學園區,引領台灣產業的科技革命。1988年退休後擔任“總統府”資政,獲頒榮譽學位與贈獎無數,有“台灣科技教父”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