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11日社評說,當兩岸的海基會和海協會正如火如荼地準備第六次江陳會之時,傳出原訂在月底簽署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突然喊卡,令民眾錯愕不已。對此,相關單位,包括“陸委會”、“經濟部”及海基會都三緘其口,只說協商過程很複雜;“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則表示,兩岸仍有可能在明年中的第七次江陳會完成此兩岸投保協議的簽署。
社評說,其實,此協商的複雜程度,只是預告民眾我們未來將會面臨各項不同談判挫折的開端而已。民眾也許會質疑,既然本年度6月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cross-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的協商過程如此順利,為何此投保協議卻會遭遇阻礙呢?何以“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又如此順利?
民眾必須瞭解,ECFA只是個架構性的協議,只是簡單規範兩岸經貿往來的大體輪廓,包括關稅調降、產品免稅等,只是先讓兩岸有互補性的產業享有優惠關稅,使其更具競爭力。要知道,開放他國優勢產業進口,等於是讓本地企業面對嚴苛的國際競爭。好的是讓這些產業積極提升自我競爭能力,但也可能導致這些產業的加速滅亡。也因此開放與否是相當棘手的,這也是為何當初台方急於要求對岸讓台方的產業能享有優惠關稅,卻又阻擋大陸農產品進口的原因。
社評說,民眾必須理解到一個重點,就是當台方要求對岸開放市場的同時,對方當然也會同時要求等同待遇。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犧牲自己來成全別國的經濟成長。對岸同意以此差距之大的清單簽訂ECFA,當然有其政治考量,其實這也是民進黨一再質疑中共謀我之心、而簽署ECFA是中共當局以商逼政的統戰伎倆之一,否則為何兩方的清單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以大陸目前的經濟規模來說,開放台灣幾百項產品免關稅其實影響不大,但可促進當地產品的升級,對籠絡台灣人心也是一大利多。馬英九政府不是沒看到此點,但著眼於既然兩岸經貿往來已經如此頻繁,倘若再多做無謂的限制,難保留在台灣的產業不會全面出走,屆時不但國內經濟將遭受嚴重打擊,連台商的利潤都無法讓民眾共享。因此順水推舟,將簽訂ECFA轉換成是台灣邁向國際經貿談判體系的第一步,亦是向世界正式宣告,既然兩岸都能達成經濟合作協議了,那其他國家當然也可以來跟台灣談談自由貿易協定了。
社評說,看看國際反應就知道ECFA簽署後的正面影響有多大了。新加坡在8月宣布將與台灣恢復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進展迅速。日本、韓國、甚至是歐盟等國,都希望與“我國”進一步商談的經貿協定。連最難搞定的美國也說,希望台美重新恢復“雙邊貿易投資架構協議”(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TIFA)的談判。如果不是去年的美國牛肉進口風波導致美方有疑慮,搞不好雙邊TIFA也正在進行當中呢。這是台方借力使力的妙處,民眾應多給予掌聲。
雖然反對黨說,大陸方面仍會阻擋台灣與其他國家經貿談判,但從這幾個案例來看,這樣的憂慮似乎是多餘的。既然大家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之下進行經貿談判,那中國大陸根本沒有理由阻撓,也站不住腳。
不過,對於長期在國際社會處於孤立狀態的“中華民國”來說,任何談判的挫折都能引爆國內的政治鬥爭。對他國看似平常的談判拉鋸戰,民眾卻可能視為執政黨施政無能的責難藉口,卻不願深究雙邊談判的困難度。這是民眾焦慮心理的直接反射,本應無可厚非,但卻是反對黨攻擊執政黨的最佳武器了。當ECFA簽訂後,民進黨不就改以“為何獨厚大財團、忽略中南部人民和中小企業”的呼聲來打擊馬政府嗎?
社評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更在日前向媒體表示,倘若民進黨2012年執政,也將會延續前朝政策,不輕易廢除所有政策。這不但說明了民進黨明著表示反對,但暗地裡仍希望ECFA能獲得經濟成果。再者,為了不再重蹈陳水扁覆轍,蔡英文當然不可能輕易使出激情手段,而且倘若ECFA能真正為大多數民眾帶來經濟成長的果實,該黨何必大費周章地廢除,以免再度被中間選民拋棄,畢竟這涉及到台灣的生存,這也是為何蔡英文此次選舉手法會迥於民進黨的傳統策略。她在選後即宣布將在民進黨內成立專責兩岸事務的智庫,就是希望改變民眾對民進黨一貫反中的刻板印象。
民眾如果將眼光擴大到國際角度來觀察兩岸經貿談判,就知道兩岸的談判進程其實已超乎一般情況了。雙方必然有所堅持以對國內交代,談判過程遭遇困難也是理所當然了,萬萬不可因此就斷定是對岸的刻意阻撓。想想看,連美國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都談了三年才於日前簽署,兩岸投保協議才剛剛開始,又如何強求談判人員在短時間就完成協商內容呢?
社評說,誠如許多評論指出,自從馬英九上任以來,兩岸關係的進展迅速,雙方都以“和平、穩定”為基調,不希望棘手、敏感的政治議題打亂了兩岸經貿往來的既定步驟。如果這是對台灣有利,民眾應當支持馬政府的政策,讓兩岸經貿互動成為化解政治分歧的濫觴,讓兩岸關係回歸正常化的理性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