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賢指出,澳門和台灣有著諸多密不可分的關聯互動,台灣的外籍生人數,澳門子弟排名第一,而在台灣工作的澳門民眾,全盛時期高達三萬人,即便是現在也仍有1萬人。在更名過程當中,台灣與澳門兩地政府先後多次相互探詢台駐澳門機構對外名稱更名及功能地位提升,以及澳門來台設立辦事處等事宜,時程之所以也和香港一樣延宕,除了台灣政府內部考量外,北京的放權與澳門的態度更是主要關鍵。
張仕賢分析,在定位中,“代表處”的地位即是大使館等級,“辦事處”則等同領事館等級,所以這次台灣駐港澳機構更名與功能提升,以及伴隨而來的港澳來台設立辦事處,都是台港、台澳關係改善之後的樂觀期待,但是否以此作為大陸願意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之依據,未來還需要持續關注。
張仕賢說,台澳、台港關係除了經貿合作關係、觀光旅遊、宗教互訪等項目,同時也在教育文化合作、打擊犯罪、司法互助等議題,有許多合作空間領域,但可惜過去受兩岸關係的干擾,無法正常展開,雖然台港澳三地民間一直有著密切交流,但台澳、台港兩方僅能以民間社團形式,保持低調進行。如今,兩岸關係正常化已大步開展中,實在沒有任何理由,讓作為“一國兩制、先行先試”的港澳特區,反而在和台灣互動上,更加落後於兩岸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