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選總理的過程中,莫迪就主打“經濟牌”,承諾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印度經濟發展以及打擊腐敗。上任之後,他也直言印度經濟正在經歷一個困難的時期,可見,將經濟轉入正軌將是印度新政府的“首要任務”。而他的“莫迪經濟學”其實也和中國有著淵源。他曾四訪中國招商引資,向中國模式取經,也曾是見過最多中國高官的印度地方官員,他領導下的古吉拉突邦甚至有“印度的廣東”之稱。
所以,如果印度要進行有成效的經濟改革,將必不可少地繼續學習中國的經驗並和中國展開更加豐富的經濟合作。事實上,此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印,就已經強調了中印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也和莫迪就設立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項目、雙邊貿易的巨額赤字等問題展開了切實的討論。
既然中國也已經明確向印度伸出經濟的“橄欖枝”,莫迪又有什麼理由無視援手,而與中國交惡呢?
此外,印度泰戈爾大學教授高希曾表示,無論國大黨還是人民黨,它們的經濟政策相差並不大,印度政客慣於選前許諾、選後食言。而且,縱觀世界各國的政客,競選時的語言和執政後的政策往往會有很大的差別。因此,不能僅憑莫迪的選舉時的語言或者一些批評中國的講話就草率地判斷中印關係會出現撞擊,“莫迪似安倍”的言論也不能過早定調。
其實,莫迪就是印度的莫迪,是印度發展道路上新出現的一個代表人物。他誓言要實現印度社會巨大變革;他承諾建立一個強大且具有包容性的印度;他要發展印度的高鐵與水電,建造100個新工業城市以發展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印度夢”和“中國夢”有一定相似之處,所以中印之間更應該在全球和地區形勢方面統一立場,避免互相的對抗衝突,而是雙方要加強互利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