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發言人您好,我的問題是中國把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提了出來,這個倡議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有人把“一帶一路”戰略比喻成中國的“馬歇爾計劃”,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謝謝。
呂新華:我本人是新成立的“南南合作”促進會的會長,外交部是我們的主管單位,是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我跟我們的會員對話,我外出演講的時候,有很多人問到同樣的問題。首先,“一帶一路”是謀求不同種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國家共同發展,強調共商、共建、共享,而“馬歇爾計劃”有特定的時代背景、政治意圖和大量的附加條件。“一帶一路”從互聯互通做起,倡導成立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周邊國家和區域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是“南南合作”區域合作的新模式,所以簡單的把它比作“馬歇爾計劃”是不妥的。
去年,國務院研究“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的時候,全國政協就此專題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開展系列的調研,提出了政策建議,我們期待盡早實現互聯互通,讓沿線各國人民共享“一帶一路”的建設成果。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中國經濟轉型正邁向結構調整的新常態,請發言人談一談,在過去的一年裡全國政協在推動中小微企業適應這個變化上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謝謝。
呂新華:在座的各位不知道對中小微企業有沒有研究,我看了一組數字,我以前是不知道的,中小微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了65%,稅收貢獻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過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業。所以,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的推動力量,要適應新常態,實現轉型升級就要依靠技術創新。
去年全國政協、全國工商聯將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作為調查研究的重點,還將此議題列入雙周協商座談會的計劃,圍繞這個問題,全國工商聯組成6個調研組,深入15個省市,召開77場座談會,走訪135家企業,訪談287家企業的出資人和管理人員。全國政協也多次進行專題調研,委員們就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提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主管部門的肯定,相信也會對解決中小微企業的實際困難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