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中評社 郭至君攝) |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中評社報道組)由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全合作中心、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共同主辦的中評智庫思想者論壇於10日上午在中評社北京總部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對半島和兩岸的和平統一問題進行了分析比較,他認為,朝鮮半島與海峽兩岸在國家統一的道路上存在著本質性的區別。
王建民將二戰後的國家統一總結為四種模式,就此他具體分析道,越南統一是通過戰爭加和平實現的;東西德的統一可被視為吸納式或者融入式統一;半島統一可能會是突然性統一;而海峽兩岸突然性統一、和平統一可能性比較低,或將不得不採用武力統一 。
王建民坦陳,朝鮮半島和兩岸最大的不同在於,朝鮮半島有共同的民族認同,而兩岸的民族認同已經分化。他指出,儘管半島分裂為兩個國家,但其法律追求國家統一,兩個國家看似平行但是有同一個目標;而兩岸之間則是大陸在追求統一、台灣島內已經在分裂,雙方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半島沒有‘去韓華’、‘去朝化’,而在海峽兩岸,大陸追求國家認同,台灣嚴重地‘去中國化’,不僅是政治上還在文化上嚴重地‘去中國化’,”王建民說。他表示,半島的和平統一是可期待的,兩國領導人會晤是個很好的開始,未來只要有有氣魄的領導人出現,統一就能實現。同時他也認為,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降低,儘管大陸追求和平統一,但從島內民意來講,台灣民眾追求獨立和希望維持現狀的人越來越多,支持統一的人越來越少,兩岸的和平統一需要領導人有魄力來推動實現,而台灣島內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沒有這樣的領導人。
談及朝鮮半島問題,王建民表示,全球範圍內存在著“雙東之困、雙東之難”,所謂“雙東”,即中東、中亞地區,只要這兩個地區的問題解決,全球問題就好解決了。王建民分析說,中東地區主要是宗教、民族、資源等問題的紛爭,而東亞地區主要是朝鮮半島與朝核問題之困,其焦點不同於中東地區,而是地緣戰略與大國博弈。他指出,當今世界上,中東和東亞是“風暴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