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郁也指出,對話和交流是不一樣的概念,兩岸重啟交流的可能性大,但是對話的可能性還有重重的障礙和很長的距離。首先,要重啟對話,基礎在哪裡?國台辦發言人此前說過,“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春暖花開”的東風和雨露,但這個基礎在民進黨2016年執政以來已經被完全否認和摧毀,這個基礎如果回來,才有可能。第二,雙方的互信幾乎為零,在過去幾年中兩岸關係緊張至此,現在要重建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第三,要降低敵意,現在很多台灣方面的政治人物的表述,包括一些綠媒非常過激的言論和行為實際上是不利於降低敵意的。所以要恢復對話,真的還有很多的障礙,要走很長的路。對方是不是有誠意來做?是不是能夠務實地面對“九二共識”的基礎?是不是能對一些過激的表達有所約束和控制?這些都是要恢復對話之前必須要走的路和越過的障礙。無論如何,交流是可能且需要開啟的,交流本身是兩岸人民和兩岸經濟發展社會都有所需求的,同時交流也是客觀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
謝郁強調,大陸對於後疫情時代兩岸交流的積極推動和兩岸經貿往來的積極恢復都會保持非常開放和推動的態度,台灣方面如果真的是對於兩岸交流有期盼之心的話,需要注意兩點,第一,在兩岸交流中,不要因為政治因素干擾和破壞兩岸交流。兩岸政治關係是很艱難的,但是兩岸交流是老百姓的事,是人民需要的,所以不要用政治因素、政治情緒,甚至是自己的政治思維來干擾兩岸交流,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在兩岸交流中,不要把事務性的一些個案或者一些技術性方面的問題泛政治化。像這次的鳳梨事件,就只是兩岸在農產品貿易中的一個涉及到一個科學和生物安全的問題,如果把它泛政治化,對兩岸交流會造成很深的傷害,這是要避免的。兩岸關係經過了這些年的風高浪急已經非常脆弱了,不可再用政治來干擾兩岸的交流,這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