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 |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 張爽)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對中評社表示,在當前中美關係困難局面下,中美兩國元首加強溝通,通過視頻對話達成一些共識,避免戰略誤判。美國不太可能通過一次元首會面就能夠放棄打壓中國的做法,但希望這次對話是中美關係邁向良性循環的一個起點,能夠慢慢打開局面,使得中美合作的大門越打越開。
袁征對中評社說,習主席和拜登總統之前有過兩次通話,這一次拜登政府希望習主席能夠在參加G20或格拉斯哥峰會期間有機會會面,但是沒能成行,最後美方提出要與中方進行線上的視頻對話。這次兩國元首面對面進行交流有特殊的意義:
一方面,這是拜登政府上台之後,對於中美關係甚至美國的總體外交政策進行了重新評估之後,做出的決定。
另一方面,拜登上台以後,儘管中美關係的緊張有所緩和,但還是處在低谷。雙方在一些問題上對抗激烈,尤其是香港、新疆、台灣、人權問題,拜登政府並沒有從根本上修正特朗普極端反華的對華政策。因此這時雙方能夠進行三個多小時的對話遠遠超出預期。
袁征認為,從溝通上來講,面對面對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避免戰略誤判。雙方達成的一些共識也為未來中美關係指明了方向,比如在哪些領域雙方可以合作,如何來管控分歧等等,雙方談得很直率,也很坦誠。在一些重大的熱點問題上,包括經貿、伊核、朝鮮、軍控不擴散等議題,雙方將來還會有進一步的對話和討論。
袁征也指出,不能對本次峰會期望值太高,因為中美關係畢竟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美國的霸權心態沒有任何變化,打壓中國的想法還是強烈存在的。再加上兩國政治體制有很大差異,存在者意識形態的深層分歧。
“美國不太可能通過一次會面就能夠放棄打壓中國的做法,但是希望這是中美關係邁向良性循環的一個起點,能夠慢慢打開局面。這一次雙方更多的是達成一些方向性的原則性共識。中方把中方的話說到位,美方也有美方的說法,雙方在能夠進行合作的問題上還是有共識的。”
至於元首外交對中美關係的作用,袁征對中評社說,習主席和拜登總統是故人,當年習主席作為國家副主席訪問美國,拜登作為副總統也回訪過中國,兩人是彼此出訪的主要陪同人,打交道比較多,建立了工作關係。這對於雙邊的關係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也不能過於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