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飛騰(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 海涵)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鍾飛騰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就過去50年來中日關係的特點予以分析,他認為,中日關係從經貿為主、政治為輔,轉向了政治安全關係更加突出、經貿競爭性更加張揚的一種狀態。
鍾飛騰表示,在概括中日雙邊關係時,曾有過很流行的說法,比如“政冷經熱”,就是說政治關係和經濟關係有分離,政治關係不好,並不影響雙邊經貿往來。20世紀70年代邦交正常化以來,中國很重視日本,也希望通過與日本的聯繫,塑造一個更有助於改革開放的外部環境。
鍾飛騰說,1985年4月,日本著名經濟學家、大平正芳時期的外相大來佐武郎在韓國發表過一個著名的演講,提出了由日本創立的不同於西方的經濟分工秩序,即雁型模式,並認為日本充當了東亞經濟發展的領頭雁,區域內的其他經濟體可以追隨日本的步伐獲得良好的發展。而中國也借助於美日貿易摩擦所形成的日本企業向亞洲投資的高潮,很好地吸引了一大批日本企業到華投資,擴大經貿聯繫。以周邊國家來看,日本長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儘管近些年幾乎被韓國趕超,但中日貿易的質量還是很高的。
鍾飛騰表示,在中國實力不太強的時候,日本總體上也和美國一樣,認為一個經濟開放不斷擴大、實力地位提升的中國,對日本是完全的利大於弊的。在這個階段,日本與中國主要就是要做生意、賺錢,雙邊關係主要是經濟為主,政治為輔,因而才有政冷時並不會給經貿關係造成嚴重的衝擊,中日之間在經濟上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合作關係。
他續指,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日本公司感受到中國企業的強大競爭力,因而與中國企業合作時更加小心謹慎,這自然就會導致分化,一部分日資企業繼續在中國深耕市場,一部分日資企業則從中國撤離,部署到了東南亞,還有一部分回了日本。也就是說,原來的經貿關係是日本在微笑曲線的兩端,現在的經貿關係則縱橫交錯,日本並非在所有領域占有,中日雙方的競爭性更加突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