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孫佳山:有人在挑動中韓民間對立
http://www.CRNTT.com   2022-08-02 09:39:26


  中評社北京8月2日電/環球日報發表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文章指出,今年是中韓建交30年,兩國關系面臨提質升級重要機遇。然而在網絡世界中,兩國網民卻周期性地出現文化衝突。這背後,是有人在刻意設置爭議話題擾亂民意。

  從2020年的華服、韓服之爭開始,中韓網民在互聯網上的摩擦越來越激烈、爆發摩擦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部分韓國民衆對於中韓歷史淵源的敏感心態,成因複雜,一些別有用心的NGO更是借機推波助瀾,煽動中韓民間的抵觸、對立情緒,將矛頭指向中國。比如,它們刻意截取部分中國網民的激烈留言,蓄意制造關於歷史、文化、領土等爭議話題,并聲稱“中國網民正對韓國文化實施網絡暴力”,呼籲“全世界反對中國過激的民族主義”……種種惡意帶節奏的玩法層出不窮。顯然,這些NGO也是有KPI的,每年必須制造一些事端才能獲得幕後來自韓美日,甚至我國台灣民進黨的經費。

  韓國NGO網絡外交使節團(VANK),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VANK成立於1999年,自稱其目標是讓世界網民正確了解韓國。今年2月,VANK制作了介紹韓國春節和春節文化的海報,旨在應對亞洲各國的春節被宣傳為“Chinese New Year”。VANK挑起的這類自嗨式鬧劇,長期肆意放大中韓兩國民衆在歷史、文化等細節上的爭議。

  像VANK這類的NGO在韓國不止一個,這些別有用心的NGO挑起中韓網民的對立衝突,背後還有一個關鍵概念,即在意識形態鬥爭中,敵對勢力的新策略——“加速主義”。過去五六年以來,國內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輿論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帝吧”出征到“飯圈”女孩出征,年輕一代的自我認知與傳統的公知、大V時代相比,已經發生了時代性的翻轉。對於他們而言,主旋律、愛國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都是可以無縫銜接式地自然接受。

  而敵對勢力也開始適應這一新的文化症候,并開始“因勢利導”,這也是“加速主義”這一對華意識形態新策略能够浮現出歷史地表的基本背景。在國外輿論界,一些境外勢力會刻意將某些關於中國的負面言論或謠言傳播到網絡上,例如在“《閃耀暖暖》韓服事件”“李子柒做泡菜、柿餅被韓網民圍攻”等連續幾波中韓網民對綫的過程中,敵對勢力會通過各種手段煽動、利用我國不明真相的青少年網民的愛國情緒,故意引誘部分青少年發出一些激烈言論,從而截取符合他們預期的一些激烈言論內容再次向國外傳播,由此達到內外挑撥、反複發酵的卑鄙目的,助推一些海外國家的“排華”情緒。VANK這些見不得人的招數,就是“加速主義”這一意識形態新套路的具體表現。

  對於這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新套路,我們應該提高警惕。一來,這一青少年群體已經可以輕鬆地通過微博、知乎、B站等網絡社區以及直播、游戲等過去看似邊緣的領域參與公共意見表達,這些公共意見表達也已經開始影響到我國的公共外交。二來,我們對於敵對勢力“加速主義”的意識形態新策略還沒有足够的了解和體認,相當一部分年輕人更是尚沒有能力區分哪些是圈套、哪些情況下是被人為設計。這種局面已經持續兩三年,尤其是去年以來,很多領域都集中出現了相應的問題,例如在臭名昭著的“大翻譯運動”中,韓國的一些NGO就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小醜角色。

  這并不是孤立現象,因為在背後,是明確圍堵我國的新一輪“顔色革命”。新一輪“顔色革命”所糾集的各類極右翼勢力,在近年來已經完成網絡化、匿名化、去中心化的結構性轉型,并通過綁架以“韓流”為代表的當代粉絲文化,挑撥、煽動和教唆世界各國海量不明真相的青少年。

  眼下韓國和中國的文化互動越發頻繁,兩國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雙方可以進一步整合的利益空間十分可觀。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就更要著眼於國家利益以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局,切不可讓“韓流”等流行文化被“加速主義”等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新策略及其變種所利用和操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