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會學者眾多(中評社 崔銀珍攝) |
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地域大學院EU學科教授金始弘說,我國政府去年發表的《印太戰略報告書》、《國家戰略報告書》和目前的情況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如果韓國希望成為所謂的全球中樞國家,就不能過於注重美中戰略競爭。經濟、外交、戰略物資等多個地區之間如何管理是關鍵,在韓中關係上也要明確確認韓國具有什麼影響力,從結果來看,無論從韓日關係來看,還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通過首腦會談打開窗口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首爾大學日本研究所教授南基正表示,地緣政治關係和突破韓流制裁的方法非常相似。他認為現在不應該放棄當初東盟+3恢復韓日關係、中日關係時形成的“東亞共同體論”。我們生活在語言消極力量膨脹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在對力量均衡被破壞的恐懼增加的情況下,因偶然因素而爆發的,這一點不容忽視,從這一點看,現在的外交最重要的‘慎重’正在消失,令人非常擔憂。對此,我們大家應該共同思考。
統一研究院首席研究委員趙漢凡表示,為了韓中關係2.0時代,應該確立新的方向性。第一,要形成共享共存、共榮前景的新的韓中關係生態系統。有必要以韓中關係為中心牽引日本,增進區域內互惠的共同體性質。第二,要防止美中戰略競爭和烏克蘭戰爭演變成新冷戰格局。世界並沒有斷絕理念陣營,而是與全球供應鏈相連,因此應該考慮到新冷戰格局的形成對韓中雙方都是負面的。第三,發展相互尊重的東北亞小多邊主義。有必要考慮從氣候危機等軟性問題出發,逐漸構築安保信賴關係的以韓中關係為中心的小多邊主義。四是從數量發展向質量發展轉變。韓國的中間材料供應和中國成品組裝的合作模式已經是過去式,因此兩國應該考慮以尖端技術合作為基礎的面向未來的新型經濟關係。第五,在當局關係的影響下,應該擴大獨立的、有深度的民間交流。民間領域的信賴可以緩衝兩國關係的惡化,因此有必要正視兩國關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應該以對韓中關係的反省為基礎,開啟面向未來的韓中關係2.0時代。
國防研究院責任研究委員宋和燮說,韓中兩國雖然迎來了建交31周年,但圍繞韓中關係的國際秩序發生了變化,過去30多年間引領韓中合作的經濟關係也發生了變化,但是作為鄰國,維持相互的友好合作關係有利於兩國國家利益的韓中建交的基本精神有必要維持下去。因此,今後雖然韓中關係條件惡化,但應該冷靜地持續發掘兩國間共同利益的領域,並以此為基礎探索韓中合作。為此,首先要加強韓中之間的戰略溝通。韓中兩國有必要在各個領域展開兩國的希望事項。他也說,對於軍事領域的合作,為了構築韓中之間的軍事信賴,有必要構建定期對話和溝通機制,參考目前中日之間的海上空中聯絡機制,如果韓中之間也有類似的機制,將成為韓中之間持續軍事對話的好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