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記者:香港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應如何持續發揮國際化優勢,增強外資、外企來港發展的信心?
林至穎:我想可能要做兩頭的事情,一頭的話就是在香港本地,基本上主要的國際商會在香港都有悠久的歷史,也在香港已經扎根了好多年,對香港的具體情況比較瞭解,我們要多跟他們溝通,推銷香港。同時,我們要更加積極地走出去,與各國商界做各種不同的一些交流。像香港貿發局或者是說很多的其他香港的商會在海外也有它的分支機構,這其實可以與特區政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去推銷香港,把香港最新的情況做一個分享。
我相信如果要香港的商界去參與的話,很多人、很多企業都很願意積極參與,他們也可以在這個過程裡面找到更多的市場和更多潛在的合作空間。香港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班還是現在為止全國最多的,這種國際聯通性的話提供了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可以多走出去,香港護照也是多國免簽,所以香港商界應該主動向外跑,積極性要被特區政府激發出來,為他們創造條件,創造平台,創造機會。
青年工作要結合創新 供應鏈安全立法需考慮
中評社記者:您參加廣東省政協大會談及青年工作時提及,要結合灣區經濟發展熱點以及青年喜愛的主題來做工作,可否再具體談一談您對此的想法?
林至穎: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一代都是互聯網年代出生的,所以對於這種跟互聯網相關的產業或者商業模式,他們會特別感興趣。對此我提到一個“三電”產業,就是電商、電競還有電影,這都是年輕人相對來說比較感興趣的領域,讓他們去參與的話,會有比較強的主動性、積極性。另外,這些現在來說都是未來發展的潛在空間比較大的一些領域,可以刺激年輕人創業,如果在大灣區裡可以在“三電”產業方面多一些聯通的話,實際上是可以為年輕人的工作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比如,電商可以進行貿易升級,電影也可以從傳統的電影文化提升到做IP等類似產品,並且與虛擬世界結合,達到新技術的提升。電競現在也已經不是純粹的打遊戲,也可以發展成為產業鏈,比如進行競技比賽,這類形式也都是提供新知生產力,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創新,找到新的發展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