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1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民意如流水,這一個殘酷的事實,在“劉內閣”身上再一度得到印證。在八八水災發生之後,媒體對“劉內閣”是一片撻伐之聲,宛如萬箭齊發;但劉兆玄在星期一表態辭職,要一肩扛起水災的責任之後,媒體先是一片錯愕,繼之又稱讚其負責任的精神。
社評說,“劉內閣”今日總辭,新“內閣”也將掛帥上陣,此時媒體對人事的關心甚於政策。然而我們要問,一次水災犧牲一個“內閣”,其中有無值得我們反思之處呢?
首先是媒體的角色。民主政治是民意政治,也是媒體政治;媒體一方面反映民意,另一方面也導引民意的走向。這當中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媒體所反映的是否為具有代表性的民意?台灣是一個媒體過度擁擠的社會,競爭激烈,而且競相以所謂的重口味的報導與評論為取向。每日轉開電視,幾乎都是嗆聲,不是民眾嗆聲,就是名嘴嗆聲,如果從電視媒體來了解台灣,一定會認為台灣是一個充滿語言暴力的危險社會,令人感到不安與不舒服。
這種取向,不僅嚴重影響民意呈現的方式,也造成台灣民意的膚淺化。簡單的說,民眾變得不會思考,只會跟著媒體走,而且對事物,只有一時之注意,而無長遠之關心,只看表面,而不思考其本質。
社評說,我們認為,“劉內閣”就是這種媒體環境下的犧牲者。平心而論,“劉內閣”的整體素質高,而且非常清廉與努力,遠非扁政府任何一個“內閣”可以比擬,更重要的是,“劉內閣”的政績,也是有目共睹,但媒體竟視而不見。從“劉內閣”成立之初,立即面對油價調漲的問題。這是一項不討好的工作,但“劉內閣”依然有勇氣依新的計算公式調漲,至今不再有任何問題。其次,“劉內閣”就任即面臨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風暴,全球各地一片愁雲慘霧,但台灣在“劉內閣”推動各項政策後,包括消費券、擴大內需、銀行存款全額保障、以及搭橋專案等等,今年即轉危為安,股市也上升到了七千三百點。這項政績值得肯定。
無可諱言地,“劉內閣”的政治溝通學分不及格,在“國會”得不到強力的支持,在媒體得不到應有的衡平報導,而人民對其誤解又多於諒解,於是乎,只要有事發生,即使拚了命做事,也得不到掌聲。由此可知,在台灣從事政治,不能只是埋頭做事,還必須要抬頭溝通,要與“國會”溝通,要與媒體溝通,要與人民溝通,內部也要多溝通。
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與技術官僚的特性有關,另一方面與黨政關係的錯誤認知有關。“劉內閣”成立之初,因為受到“黨政分離”此一錯誤觀念的影響,與黨的距離由親而疏,甚至由疏而生怨,因此所謂“以黨輔政”,顯得無心也無力。雖然日後欲有所補救,但為時已晚,事倍而功半。
社評說,政績不敵民意,這是“劉內閣”血淋淋的教訓,我們希望吳“內閣”要引以為戒,勿重蹈覆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