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24日電/吳敦義“內閣”上任後,提出的第一個重要政策方向,就是“庶民經濟”,不過到目前為止,除了不同的經濟指數外,關於“庶民經濟”還沒有比較完整的陳述、解釋。
聯合晚報報道,如果“庶民經濟”不只是個口號,真要落實成為“增進庶民福祉”的經濟政策,那麼政府會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施政程序必須相應進行調整。設計新的指數來凸顯不同的經濟狀態與經濟問題,只是開頭的第一步。
現在用來反映社會景氣狀況的大多經濟指數,有幾個明顯的偏差。其一,重生產而輕分配;其二,重總體而輕個體;其三,重大企業而輕中小企業;其四,重頂層而輕底層。我們的確需要可以忠實反映台灣經濟實貌的不同經濟指數,以免某些表面現象誤導了大家對景氣榮枯的認知。
“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提到了“新貧”、“近貧”族群,就是過去的盲點之一,這些人的處境不容易被關切注意到,以至於不被列入社會福利救濟範圍內。必須政府願意用心去找出這些過去隱藏在數字下的問題,才可能進一步擴充社會福利範圍,並調整社會資源的分配。
但是,社會福利資源,要從哪裡來?同樣是昨天,同樣是政府機構發表的訊息,台灣負債明年將突破14兆,今年稅收嚴重短徵的情況下,財政單位開始考慮提高營業稅率。換句話說,政府財務捉襟見肘,既有開銷都無法平衡,要怎樣開辦新的社會福利項目呢?
除非是用“庶民經濟”的概念,真正拿出一些重分配的措施。例如加緊查緝富人逃稅,包括明年將開始實施的海外所得課稅,算是一種“開源”。檢討已經沒有鼓勵產業發展作用的租稅減免,也能夠幫國庫增加收入。確切對政府人事與政務執行費用全面規劃節約,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或許能挪出寶貴的資源用來還債或興利。
換句話說,“庶民經濟”應該是政府戰略層次的大規劃,不要流於空話一句。因應“庶民經濟”進行徹底檢驗與設計,讓台灣除了累積財富之外,還真正能創造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