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英文的“左右共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8 00:27:22  


蔡英文已經超越民進黨的所有天王,變成黨内最有權力的領導者。
  中評社╱題:蔡英文的“左右共治”,作者:王崑義(台灣),玉山周報總編輯、大學教授

  6月份以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中國大陸最受人注目的兩項動作,一是提出“願意委託民間智庫與學者進行規劃、設計兩岸交流平台”;二是宣佈6月26日將號召10萬人上街頭反對ECFA。這種一手交流,一手反對的作法,蔡英文到底在玩甚麼把戲,明眼人應該都可以看得出來,這不過是一手軟,一手硬,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罷了,問題是蔡英文為何又要擺出這樣的陣勢呢?這倒是值得討論的話題。

  搶人撐出左右旗幟

  要討論這個問題,有必要回溯5月份我在中評月刊所寫的那篇“搶權、搶人、搶地盤,民進黨2012前的大戲”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我描述蔡英文以三個圈層的手法“搶人”,使得今年中以來,她幾乎把所有綠營“少壯派”的人士囊括到自己的麾下,實質讓自己超越民進黨的所有天王,變成民進黨內最有權力的領導者。

  然而,有了人,問題也就來了。台灣綠營畢竟是一個“雞兔同籠”的集合體,不可能有一致性的看法。所以,為了滿足所有人對“中國圖騰”的認知,對大陸的政策就必須“軟硬兼施”、“左右共治”,才能讓每個人都對她效忠。

  遠的不說,就像6月份蔡英文新納入新北市競選團隊的兩大發言人羅致政和鄭麗君,其中羅致政原本是台獨大老辜寬敏所要培植的重要綠營學者,他之前特別為了羅致政成立一個以“新台灣國策智庫”,讓他擔任執行長,如今羅致政又轉向去接任蔡英文的發言人,羅當然要顧及台獨老闆辜寬敏的感受,所以羅致政顯然需要蔡英文實現“左右共治”,才有可能真正效忠蔡英文。

  同樣的,鄭麗君現在擔任“台灣智庫”的執行長,“台灣智庫”最早是由林佳龍成立,林佳龍為了佈局台中市長選舉,早就淡出“台灣智庫”,鄭麗君接手以後因募到一大筆款項,讓“台灣智庫”得以再生。只是,鄭麗君過去曾跟林義雄去苦行,也算是“苦行派”的重要成員,她要擔任蔡英文的競選發言人,必然也要考慮如何不跟過去的路線衝突,所以鄭麗君也需要蔡英文實現“左右共治”,才能無後顧之憂的投入蔡英文的選戰團隊。

  瞭解這種情況,蔡英文祭出對大陸“軟硬兼施”、“左右共治”的手法,就應該知道這項策略不是對大陸而發,反而是為了調和綠營內部成員的需求,才會讓人有看似矛盾的操作手法出現。

  只是,這種“軟硬兼施”的手法,是否能夠一直玩下去呢?如果是,中國大陸當然不可能理會蔡英文想要“對話”的期待,所以如何把反ECFA和建立交流平台分步驟進行,才能達到“左右逢源”的目標。這一方面,羅致政6月初在北京參加“全國台灣研究會”所舉辦的一場公開的研討會中,他就明白的指出,台灣年底五都選舉,蔡英文只會主打“十年政綱”,不會把反ECFA當成主軸。

  羅致政的說法如果真的是蔡英文選戰策略的規劃,那麼6月26日民進黨所要舉辦的反ECFA大遊行,應該是民進黨反ECFA的“晚安曲”,跨過7月以後,反ECFA的遊戲,自然就會消失無形,這樣等於是對民進黨偏獨立場的民眾有所交代,也讓在背後一再堅持要搞ECFA公投的台聯黨,不會變成民進黨在五都選戰中的“拖油瓶”。

  在這樣的戰略思考下,也可以理解民進黨6月26日所舉行的反ECFA大遊行,原本號召要動員10萬人上街頭,但實質上黨部的規劃只想動員兩萬人,而且動員者是由民進黨社會部進行,不是由組織部出面,組織部不出面,等於並不想動員所有黨員上街頭,由此可知,這次626反ECFA大遊行,民進黨玩假的成分居多。

  本質上,現在蔡英文想要跟大陸建立交流平台的期望,高過反ECFA,所以她才說要把反ECFA的目標放到10年之後,這種把反ECFA目標放到10年之後的“持久戰”,10年之後兩岸關係會變成怎樣,誰也無法預知,也難怪有綠營學者要譴責蔡英文這種反法不具有“正當性”。

  然而,蔡英文把反ECFA放在10年之後,她的目標顯然是為了推動“左右共治”而來,她把反ECFA當成一面旗幟,把建立交流平台當成另一面旗幟,哪邊需要,就拿出哪一把旗幟,這種“左右逢源”的作法,應該是讓蔡英文持續維持在黨內人氣不墜的最重要法門,問題就在於中國大陸願不願意陪她玩了。

  兩條路線的鬥爭

  事實上,想要瞭解蔡英文“左右共治”的想法,還需要討論台灣社會的本質,才有辦法清楚掌握這個動向。

  台灣社會是否有“左派”、“右派”之分,過去以來爭議很多。日本學者若林正丈1990年代就明白指出,台灣社會沒有左右之分,只有統獨之別,這是因為台灣的資本家不夠“資本”,無產階級又不夠“無產”,所以推動台灣政治變革的動力,主要是來自新興中產階級的統獨鬥爭,而不是左右鬥爭的力量所鑄成。

  若林正丈的看法應該只是表象,台灣社會雖然沒有無產者和資本家之間進行激烈的“左右之爭”,但1990年代源自新馬克思主義者所舉出的“市民社會”,其實已經被堅持依靠勞動階級力量的反對運動所攮奪,意識型態領域也變成是民進黨獨佔的詮釋空間,所以他們透過許多“新社會運動”,把李登輝的國民黨推向“舊國家領域”,形成“新社會”與“舊國家”鬥爭的雙重變奏。當時的“新社會運動”的主導者,主要是民進黨內的新潮流系,這也是為何民進黨解除派系以後,新潮流系會成立“台灣新社會智庫”作為化身的主因。

  在1990激進鬥爭的年代,李登輝所掌握的“舊國家”,為了避免延續蔣氏父子利用“反共抗俄”建立“外部性國家”的主張,讓台灣繼續跟中國大陸牽扯不清,他必須找出“新國家”的標籤,以免“舊國家”被“新社會”給吞噬,所以1999年7月李登輝推出“兩國論”的用意,與其說是要重新界定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還不如說是要以“新國家”面貌,和民進黨進行一場更大的“國家與社會”領域的鬥爭。

  事實上,“兩國論”思考的背後,其實有著蔡英文很深的影子。當時參與設計的學者就出現“國際法派”和“憲法派”兩派,一派是希望以“舊金山和約”作為界定兩岸關係的起點,但以蔡英文為主的一派就主張應該以“中華民國憲法”作為詮釋,避免跟民進黨的路線重疊。

  在蔡英文的“憲法派”居優勢之下,李登輝後來接受“憲法派”的主張,因此,“兩國論”的解釋就被李登輝說成是:“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不是從1950年的“舊金山和約”說起。“兩國論”的解釋既然是從“1991年修憲以來”做解釋,那麼台灣與大陸就不存在“兩國”的關係,還是只能在“兩岸”關係中做定位。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