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宣稱“重新執政後就廢ECFA”,衝擊著很多選民的投票思考。 |
中評社台北9月11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如果說五都選舉會和兩岸政策扯上關係,很多人應不以為然。但如果說,五都選舉的結果,使得“中央執政”的國民黨十分難堪,因而被迫全面重新檢討各種政策方向,則目前開放的兩岸政策是否可能受到影響?甚或民進黨宣稱的“重新執政後就廢ECFA”,是否可能發生?這樣的邏輯,如今衝擊著很多選民的投票思考。
五都選舉,國民黨選情陷入泥沼,社會上耳語流傳“要給國民黨一個教訓”。國民黨執政令民意不滿之處所在多有,但如果以兩岸路線來說,不管是直航班次大增,或新傳出的陸客觀光效益嘉惠台北101轉虧為盈,更不用說ECFA的種種利多,顯然兩岸政策方面應不存在選民之間“給國民黨一個教訓”的意圖。
但現在確實出現這樣的矛盾現象。如果聚焦北市,陷在新生高弊案與花博風暴之中的郝市府,幾個民意調查都顯示,市民中有近六成支持剛簽署的ECFA,並且其實已經在享受兩岸關係解凍與開放而擴散的經濟效益,但這卻減緩不了北市選情好像即將變天的態勢。
一般輿論雖認為,五都選舉不能以“中央”的兩岸和外交政策進行“批發戰”,而應以落實在城市的經營、建設與發展,即以“零售戰”作為戰略。但反過來論,五都選舉之競爭激烈及影響廣泛,確實對政治版圖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也因此,不管是政黨整體或個別選民,都必須有“不能只見其樹,不見其林”的思考。
民進黨在ECFA“國會”審查時等於是自己“繳械”而讓其通過,反證了ECFA在民間的支持力道之雄厚,竟讓民進黨棄守底線,擱置這個他們原本以為的決勝戰略武器。僅此一例即可看出,民進黨也瞭然於心,必要時須從意識形態的塔端走下來。果真如此的話,國民黨就算在五都選舉中挫敗,應了解並非馬政府的兩岸路線挫敗;而民進黨也不必自以為具有正當性去搖撼ECFA的政經總路線。
台灣的藍綠對立嚴重,政黨和選民反而更應發揮理性力量,不要走向斷裂國家整體發展路線的險惡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