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14日電/馬英九在台南與青年學生熱鬧對話,挑戰馬英九連任的民進黨提名“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最近似乎沒有太多公開活動。對照她至今還未公布搭檔參選“副總統”名單,蔡式風格的確是與眾不同,讓政壇難以捉摸。
聯合晚報特稿指出,近來馬英九不斷以米酒等庶民經濟大作文章,今天更踏上綠營票倉,相較之下,蔡英文顯得沈潛,“無招勝有招”。雖說蔡英文是在野身分,馬英九在2008年以前也是在野身分,沒有任何執政資源的奧援,馬英九當時透過單車環島,基層Long Stay,開創話題,也在各地民間留下深刻印象。蔡英文作為參選人,公開行程不太多,比起拿下政權的陳水扁,到處走透透,透過許多議題與發言,展現出強韌的戰鬥力,差別很大。
行程少,可能是選戰組織策略,或是外界團體機構邀訪少。但是選舉除了幕後運作外,仍然要在各個社會層面接觸,對不同議題與不同的人們,傳達出關懷的訊息。雖然跑行程,與選票增減不一定有正相關,但難免會影響某些人投票時的主觀判斷。
不論各方對馬英九執政評價,至少馬英九往國民黨過去選舉得票不佳的地區勤走。勤走基層的效果,早在宋楚瑜參選台灣省長時,就已經獲得驗證,台灣民間多重感情,政黨光譜或許影響投票意願,但親身接近基層所展現的溫熱,一樣能改變某些投票意願,可以稍稍打破政黨藩籬。
李登輝1996年“總統”大選時,並沒有特別勤跑選區,他的強大聲勢,一方面得利於北京方面的錯誤判斷,一方面是多年來大膽推動“國會”改選與“修憲”等改革工程與本土化的加持,選票基礎超越藍綠。蔡英文是否能援引李登輝作法,而如此風格是否可以超越馬英九,不單是她的副手與十年政綱的問題,還要看她能否建立一個跨越民進黨的選票基礎。大家都期待看到蔡英文出手,究竟能與之前的民進黨參選人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