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4日電/兩份極機密檔案曝光,為宇昌案投下震撼彈。一路挨打的民進黨,卻因為從龐雜的文件中掌握到兩大“Key word(關鍵字)”,加上抓緊對手“見獵心喜”的心態,順著國民黨邏輯誘敵作繭自縛,一夜之間逆轉情勢。
中國時報分析報導,為證明蔡英文是TaiMed Group核心成員,劉憶如先口頭指稱,TaiMed在○七年三月卅一日舉行法說會的文件,明確記載“Ing-wen Tsai(蔡英文)”是主要經營者,且背景是“行政副院長”。
接著,藍營又將該文件發給媒體,上頭還加註“此份文件為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於台北市舉行的‘TaiMed Inc’投資說明會說明書”,試圖用白紙黑字強化指控真實性。
據了解,當文件傳到民進黨手中時,一度引起內部緊張,因為只要資料無誤,勢必成為“一擊斃命”的子彈。
但經反覆查核,發現在○七年八月前,宇昌籌備團隊一律自稱“TaiMed Group”,直到蔡英文加入才以“Tai Med Inc”對外籌資。但對手流出來的文件卻寫著“Tai Med Inc”,代表資料是在○七年八月後才出現,因而讓綠營開始懷疑文件真實性。
第二關鍵,則是該文件對蔡英文的背景描述,是“行政副院長”“2006-2007”。但知情人士透露,依國際慣例,只有兩種情況會把一個人的資歷明確寫上“從某年到某年”,一是離職,二是對方已經逝世。因此,就是這些關鍵字句,讓綠營確定該文件百分百有問題,遂展開大反擊。
對民進黨而言,宇昌案最糟的局面就是對手“只打混戰、刻意模糊”,因為訊息愈紛雜,選民愈可能對蔡英文產生疑慮。未料,一路從柿價、猛男光碟到宇昌案,打出滿手順風牌的國民黨卻把危機意識擺一邊,誤把偽證當鐵證。
更甚者,宇昌是蔡英文家族一手促成,藍營即便擁有行政資源,也應該曉得對手掌握的資料“只會多,不會少”,結果卻硬要在別人的戰場玩文字遊戲,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如今,劉憶如以“經建會主委”之姿攪入戰局,這“錯置時間、搞錯對象”的烏龍,更衝擊政府體系公信力,也讓悶了好一陣子的民進黨有了反敗為勝的出口。
宇昌案後續效應難料,但藍營已確定在這一回合敗下陣來。但選情瞬息萬變,誘敵深入的藍營反遭逆轉,此時民進黨若想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恐得警惕殷鑑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