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軍,意味著黨主席蘇貞昌的“圍謝堵蔡”政治算計又成功往前邁進了一大步,孤軍奮戰的謝長廷與孤掌難鳴的蔡英文,如今都只能在蘇主席“固步自封”的政治戰場中各自尋求脫困之道,同時,民進黨兩岸困局政治罩門的拆解也更加艱難,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看起來似乎也更加地遙遠了。
政治評論員、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在今日新聞網撰文說,擅長單兵作戰、見招拆招的蘇貞昌,從擔任黨主席之後,其實都是以謝長廷可能參選黨主席、蔡英文可能再戰“總統”的政治角度去衡量、判斷自己的政治定位、策略與方向。
所以,在歷經去年四、五月黨主席選戰當中其他參選者許信良、吳榮義與蘇煥智不同角度與不同策略的政治圍剿洗禮後,原本“腦袋空空”的蘇主席開始變得聰明,開始懂得運用政治謀略來對付他的“政敵”謝長廷與蔡英文。因此,蘇主席上任不久後便主動釋出誠意希望與謝長廷就兩岸問題展開合作,企圖用“蘇、謝同盟”的政治合作氛圍分化謝與蔡英文的政治關係。
然而,“謹小慎為”的蘇主席在往後幾個月中開始摸索兩岸問題後自信心逐漸增強,再加上其重要政治幕僚與新潮流系統的“反謝”聲浪與日俱增,他開始意識到與謝長廷共享黨的兩岸事務決策權可能會“偷雞不著蝕把米”,既讓新潮流系統與蘇的政治結盟產生嚴重的政治裂痕,對他自己的黨主席連任與競逐2016“總統”大位埋下更多的政治隱憂同時,也會因為謝長廷掌握黨的兩岸事務主導權而讓謝“趁機坐大”,更有機會與條件來與其競逐黨主席之位,其結果,一旦謝、蔡像當年“總統”初選一樣再一次合作同盟,蘇可能就連黨主席的連任都會夢碎,更不要說能夠再戰“總統”初選!
就在謝長廷去年十月初搶先登陸訪問,展現旺盛的政治企圖心想主導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路線之際,蘇主席便已決定與謝分道揚鑣以免“養虎為患”,除了要黨中央的中國事務部對外表示謝長廷是個人身分訪中,不代表民進黨的立場外,自己更直接對外表態說處理兩岸事務“這件事不急”。
緊接著,在中共18大會議結束後不久,便傳出民進黨要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由蘇主席兼任“召集人”的位置,擺明了就是要讓謝長廷“臉上無光”自動出局,最後,則是因為謝長廷、游錫堃相繼表態婉拒參與該委員會的運作,呂秀蓮對外表示該委員會的牌打的不好,而讓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立與成軍延宕了五個多月,如今,總算公布成員名單準備開始正式運作。
蘇對謝的政治圍堵還不止於此,日前謝長廷陣營傳出將在五月份與中共民間智庫在香港合辦兩岸研討會,其間也曾在三月底派維新基金會的代表積極參加在福建平潭所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隨後不久,便傳出民進黨中央也有意以新境界基金會的智庫名義與大陸的涉台智庫合辦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