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17日電/太陽花學運之後,國民黨與民進黨同時展開黨務改革,兩黨面臨的挑戰相似,著力重點卻顯然不同;民進黨的三階段改革看似全面,但能否真正奏效?外界都十分懷疑。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近幾年來,由於國民黨執政不如預期,導致其民意支持度與滿意度節節下滑,但民進黨也沒有佔到便宜。按照民進黨本身的民調,蘇貞昌在二O一二年五月接任黨主席後,當年第四季出現黃金交叉,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為二十五‧二%,七年來首度超前國民黨二%,去年第一季,民進黨支持度又增為三十五‧八%,領先國民黨二‧七%;扣掉可能的誤差,民進黨的支持度其實跟國民黨不分上下。
這些民調證明,民眾對國民黨固然不滿,對民進黨也同樣失望。面臨太陽花學運的衝擊,七合一選舉和二O一六年大選,民進黨提出黨務改革,當然有其必要。蘇貞昌在中常會提出的“三階段黨改”,針對黨的形象、路線、政策、人才甄補與公民運動等關係,提出改革方案,看起來也似乎相當全面完整,不過,其形式意義遠遠大於實質作用。
首先,蘇貞昌已經退出黨主席選舉,目前的改革方案,蔡英文上台後絕不可能照單全收;前年蔡英文下台時,代理黨主席的陳菊也曾邀集青壯派組成黨改小組,提出檢討報告,蘇貞昌上台之後,卻將之置諸高閣,從未提出行動方案,就可見一斑。
其次,改造方案對於關鍵問題並沒有具體對策。據綠營智庫分析,民眾對民進黨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派系惡鬥、缺乏政策和沒有人才,兩岸政策則列為第四;改造方案對於政策和人才雖然有所著墨,但對,派系惡鬥和兩岸政策,不是略而不談,就是模糊其詞,如此不敢面對現實的改革,怎麼可能解決問題。
再者,台灣當前最大的問題是經濟。民進黨自己的民調就明白顯示,二O一六年“總統”大選時,決定投票的關鍵因素,“處理台灣經濟問題”的主張,遠遠高於其他包括候選人人格特質、處理台灣政治問題、統獨立場、對中政策等,成為左右選民投票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要解決經濟問題,台灣就必須與全球接軌,儘速加入區域經貿整合,諸如TPP與RCEP等組織;而能否與中國大陸儘速完成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則是台灣能否加入區域經貿整合的關鍵;這些道理民進黨內的有識之士,個個心知肚明;但民進黨中央卻始終昧於事實,拚命抗拒,一面要求政府要儘速加入TPP與RCEP,一面又極力抵制服貿,不只反映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心態,也證明民進黨的改造方案若不能徹底扭轉這種反自由化、反開放的觀念,即使民進黨執政,也不可能讓經濟好轉!
更重要的是,這次太陽花學運,學生與所謂公民團體聯手,讓民進黨被邊緣化,所以民進黨今後要加強與公民團體關係,但這些公民團體普遍都是強烈主張台獨的本土團體,崇尚街頭路線與激進手段,這與民進黨希望贏得中間選民認同顯然是背道而馳,民進黨要想與公民團體分進合擊固然容易,但要想贏得理性選民的支持,並消除中國大陸及美國對民進黨重走台獨路線的疑慮,恐怕大有問題。有鑒於此,民進黨目前的黨改方案,在蔡英文上任之後,非但要重新修正,而且其路線也勢須大幅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