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泰升。(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中評社台北5月16日電(記者 黃筱筠)“國史館”下午舉行“館藏檔案目錄-大溪檔案、專賣局、台拓、長官公署”新書發表會。台灣大學出版中心主任王泰升在記者會上說,蔣中正的資料主要對於台灣戰後史非常重要,這在學術非常有意義。
負責籌備《“國史館”現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蔣中正》“國史館”人員吳淑鳳指出,蔣中正在1980年代以前,在兩岸上的史觀是不同的,有說是偉人,有人說是惡人,但當時研究都沒用到檔案內容,在意識形態鬆綁環境條件,可以用檔案追尋真正的蔣中正。
吳淑鳳也提到,不論要批判蔣中正或是讚揚他,都要源自把檔案保存,這些檔案還是跟中“中央銀行”的黃金一起運來台,價值就像黃金一樣,一開始是放在高雄,後來才存放在大溪,才有“大溪檔案”之稱。
王泰升提到,當今台灣“有權無責的“總統制”的原型,就是蔣中正經由1966年修改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讓“總統”決定“國家”“大政方針”所建構出來,且隔年據以將先前已運作十餘年的憲政上黑機關“國防會議”,漂白為““國家安全會議”,這個機構直到今天還在運作。因此需要有嚴謹的學術研究去呈現歷史事實。
王泰升說,曾經到美國史丹福大學手抄蔣中正日記,蔣於1950年3月1日的日記上,貼了一張剪報,報紙上的標題是“總統”復行視事有“憲法”根據,蔣“總統”不能視事原因消失,李“副總統”代行權當然解除”。蔣在個人日記裡貼上該剪報,是要自我安慰、還是留下成果?不得而知。
但王泰升也說,當時為什麼由“司法院”院長王寵惠在報紙上,而不是透過大法官會議來表示所謂“有“憲法”根據”呢?民主“國家”的“憲法”真的容許擔任“總統”的人,“說我不做了,揮揮手就去職,一年後說我又想做了,再揮揮手就可復職”,可以這樣“隨意來去”嗎?許許多多的疑問,都有待檢視政府部門或威權政黨的檔案,才能在學術上做更有依據的論斷。
王泰升也說,不過檔案數量龐大,若無目錄,無法找到所需的關鍵文件,但是蔣中正曾擔任台灣的“總統”這件事,對今日的台灣仍然有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