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2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涉台部份,主要內容是“硬的更硬”--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及“六個任何”的斬釘截鐵態度反對“台獨”;“軟的更軟”,“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路線沒有改變,並強調“兩岸一家親”,繼續推動台灣人在大陸的“國民待遇化”,“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以促進兩岸經濟社會共融,促成“心靈契合”,為逐步推進兩岸統一創造感情基礎。
澳門新華澳報21日發表富權的文章說,不宜忽視的是,在這個主調之下,還有一個“伴奏和音”,那就是習近平仍然為恢復兩岸兩會協商,以至進行兩岸執政黨和當政黨的黨際交流留下一個“窗口”。不過,與中共十八大報告“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等相比,這個“窗口”已經較窄,而且可能以後更小,若果蔡英文未能審時度勢地緊緊抓住機會,就不但將會錯失,而且也可能會應了那句“台獨”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連“一國兩制”的好處都享受不到。
習近平留下的一個“窗口”在哪裡?在於報告中“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這段話。似乎是在揭示,不必要拘抳於“九二共識”這個詞,而是只要承認兩岸雙方在一九九二年香港會談及其後續函電往來中所達成的共識,亦即是認同兩岸同屬與一個中國,就可以進行對話協商,進行黨際交流,而暫時不涉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其實,這已經比“九二共識”的涵義,有所寬鬆,因為當時海協會提出的共識建議,是有“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這一句,而海基會則主張在對一個中國原則,用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台方的表述是根據《國統綱領》與“國統會”對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
既然蔡英文在“五二零講話”中,有尊重“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這個歷史事實之語,而蔡政府對習近平“十九大”報告也有“承諾不變”的反應,那麼,在“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方面,其實兩人是“有共同語言”的。當然,習近平是將“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連結在一起--事實上也是如此,當年兩岸兩會所達成的故事共識,就是以“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為主軸,有差異的是的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大陸方面主張在事務性協商的過程中,可以不涉,因而被台灣政媒兩界歸納為“一中不表”;而台灣方面則堅持“用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亦即“一中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