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照片:擷取自國民黨直播畫面) |
中評社台北6月23日電(記者 張嘉文)民間質疑未經三期臨床實驗的台產疫苗安全與有效性。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今天表示,台產疫苗未做三期臨床試驗,無法知道對變種病毒有無保護力,這是目前普遍最大的疑慮。特別是台產的高端與聯亞疫苗都是依武漢的病毒去做疫苗株,但現在病毒在變,有英國、南非、印度病毒,所以疫苗要跟著變,依原本方法做的二期試驗已無法應付。
王任賢指出,現在很多疫苗碰到變種病毒效果都會打折扣,台產疫苗到底有沒有效要講清楚,不要以二期實驗結果就要忽悠老百姓。
中國國民黨今天召開有關疫苗議題民調記者會,結果顯示,87.9%民意要求打疫苗能有選擇權;對於台產疫苗,80.3%民意要求能完成三期期中試驗,驗證有防護效果。
出席記者會的王任賢分析民眾的疑慮表示,二期實驗只代表免疫與不良反應,三期臨床實驗才代表保護力,台產疫苗未做三期實驗,當然會讓人民信賴度不足。
王任賢說,台產疫苗都屬次單位疫苗,這組合的過程非常複雜,一定要做三期試驗,否則不知道對變種病毒有沒有效,特別是高端與聯亞都是依武漢的病毒去做疫苗株,但現在病毒在變,疫苗要跟著變,依原本方法做的二期試驗已無法應付。
王任賢舉例,德國CureVac疫苗雖是mRNA疫苗,但因要去第三世界販售要降低價格,就把mRNA量減低,結果抗體反應好,但三期實驗防護力效果卻低於50%,這就證明只有二期實驗不準。
王任賢表示,台產疫苗是次單位疫苗,不是病毒培養,是一段合成蛋白,還要做化學反應調控,流程複雜,中間變數多,研發慢,以新冠肺炎病毒約每半年變異一次,研發應變速度絕對遠不及病毒變異速度。就因為次單位疫苗根本沒辦法應變,可能連這一次的疫情都沒辦法發揮作用,更別說以後對台灣應變有任何幫忙。
王任賢建議,台灣疫苗開發策略應改為採mRNA或腺病毒疫苗,才有可能應變,未來也才有可能有二代疫苗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