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天記者會上提到,有必要建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中評社 黃筱筠攝) |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劉桓睿指出,年輕癌友面臨工作與治療的困境,有些國家有制度讓病友低取得免疫治療,獲得相對好的療效,年輕病友不用中斷職涯、兼顧經濟收入,也不會產生自己是“廢人”的心裡負擔,不過台灣健保基於財務考量,針對特定癌別新藥有所限制,盼政府可正視年輕癌友的困境。
與會的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醫生賴基銘則指出,很多病人不只病不起,也活不了,醫療進步卻讓醫生們愈來愈感傷,參考英國的癌症藥物制度,英國針對疾病都是由政府出面,台灣健保也做得很好,新藥開發速度很快,“完全給付跟完全不給付,中間應該要有空間”,也讓癌症病友部分負擔,根據調查,他們每個月也願意負擔2萬到3萬元,這個方案已經獲得許多綠委支持。
健保署科長連恆榮表示,政府也希望儘早讓病友得到最有效的藥品、延續生命,但令人掙扎的事,資源有限,醫療價值是健保署的考量,好比有些癌症新藥經過臨床一期就已上市,但效益需要更多資料佐證,且若健保財務增加,必須透過健保會通過預算,未來也可能提高保費,這是目前健保署想幫忙卻幫不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