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據澎湃新聞特約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的首次中東之行在國際輿論的譏諷和嘲笑中黯淡收場。這場完全出於功利主義目的的中東之行,不僅未能完全實現為制裁俄羅斯尋找油氣產能、調整和鞏固盟友體系、建立“中東版北約”和“中東防空聯盟”、挑撥中東國家排斥中俄等完全一廂情願的私利目的,而且在石油增產、人權和價值觀、排斥中俄等問題上直接遭到沙特等中東盟友的婉拒和批評,這在歷屆美國總統訪問中東的歷史上恐怕還是第一次。
總之,美國在領導和控制盟友方面的權力危機,在推行人權外交方面被雙重標準反噬,在推動巴以和談方面無心又無力的尷尬處境,在威懾和對抗伊朗方面的色厲內荏,都折射出美國在中東的權力和聲望雙重衰落。本文主要以拜登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所涉及的巴以問題、盟友關係兩大問題來分析美國在中東日趨嚴重的權力和信譽危機。
一、在巴以問題上既無心也無力
當前,在美國戰略重心轉向大國戰略競爭,不斷減少對中東戰略投入的背景下,長期被邊緣化的巴以問題早已不再是美國中東政策的優先事項。因此,拜登的此次中東之行在推動巴以和談方面完全是為了表達“政治正確”而支持“兩國方案”,既無系統解決巴以問題的方案,更無解決巴以問題的誠意。
相反,受美國國內選舉需要以及以色列的壓力,通過對美以同盟關係進行再確認、再保險,進而在美國國內爭取猶太利益集團的支持,才是拜登訪問以色列的真正目的所在。在訪問以色列的過程中,拜登同以色列總理拉皮德共同簽署了《美以戰略夥伴關係耶路撒冷聯合聲明》。聲明再次強調了美以關係的重要性,強調“兩國牢不可破的紐帶”及“美國對以色列安全的持久承諾”;聲明承諾美國將全面執行此前與以色列簽訂的軍事援助協議,即根據2016年美以簽署的十年期軍事援助協議,美方將為以色列提供380億美元;聲明強調根據以色列的安全情況,提供包括導彈防禦系統在內的額外援助資金,特別強調美國將動用其“國家力量的所有要素”來確保伊朗不能獲得核武器,並承諾與其他夥伴合作應對伊朗“侵略和破壞穩定的活動”。
但以色列對此仍表示不滿,以色列總理拉皮德還要求美國為伊朗重返伊核協議談判設立截止日期,拜登只能無奈拒絕。由此可見,美國在政治、軍事和安全方面都為以色列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在巴以問題上拜登同樣根本無法擺脫偏袒以色列的政策頑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