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中山大學社科院院長、現任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2月23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中美關係,前中山大學社科院院長、現任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慕尼黑針鋒相對,是因為俄烏戰爭滿週年,美國也怕俄羅斯可能即將有大動作,產生結構性改變,因此美國拉高調性地先叫陣,不想讓中國介入。但美國內部也知道中美陷入直接衝突代價太高,到某種程度就會克制。中美看起來劍拔弩張,但實質上沒那麼強烈。
中美在氣球事件後,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首度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會面。但中美雙方在氣球事件、俄烏戰爭等議題上都採取強硬立場,彼此針鋒相對,且並未談到布林肯訪問中國的新期程。布林肯也稱,中國尚未越過紅線,但他會拿出證據表明北京是如何認真的考慮提供俄羅斯軍備。
張其祿是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曾任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政治經濟系主任、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2017年到2020年),現為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民眾黨智庫總召。
張其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之間一直都是階段性的“衝突、妥協、進步”,也就是美國布林肯所稱的“對抗、競爭、合作”,他認為這是中美關係的主旋律。在某些時機點上,中美關係就會有動態事件,像氣球事件被披露後,美國一定得表態,而現在又是俄烏戰爭週年,美國就會拉高調性。
張其祿說,慕尼黑會談比較關鍵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怕俄羅斯近期之內有大規模的攻擊,因此藉著這些拉高調性的談話“叫陣”,告訴中國不要介入俄烏戰爭、不要金援或軍援俄羅斯,在事件發生之前,把調性拉得比較高喊在前頭。若事件後來“被節制”,沒有再更升溫,大概就會回到“管控風險,慢慢回到中美關係的正軌”,維持“鬥而不破”的脈絡。
張其祿指出,外交上的戰爭並不亞於實際戰場,在慕尼黑會議上,中美各方一定要表態得非常劍拔弩張去表態。若俄烏戰爭沒有結構性的轉變,中美之間分歧管理還是會存在,維持“談談打打”的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