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中正日記(1948-1954)》10月31日出版。(照:“國史館”提供) |
中評社台北10月31日電/歷經10年跨海爭訟,今年9月由美國運抵回台,台灣“國史館”今天將舉行首批出版的《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會,館長陳儀深表示,二二八事件,蔣應負最大的責任,但八二三砲戰,蔣預判準確且有所準備。而各界對蔣中正功過得失,存在相當對立與矛盾的詮釋,離所謂“蓋棺論定”,可能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台“國史館”獨家授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出版這套“蔣中正日記”,首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出版社說明,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
台“國史館”與“民國歷史文化學社”今天舉辦新書會,來賓包括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錢復、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等人,“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也受邀致詞。
出版“蔣中正日記”的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呂芳上指出,蔣介石應該是同一時代世界重量級人物中,唯一真正留有55年個人日記的領導人,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台媒報導,蔣介石使用的“日記本”有固定格式,以毛筆書寫,除每日記事外,還會檢討上周、上月的施政或個人行事,並思考未來預定的工作,年終也會對全年的治安、外交、黨務、軍事等工作進行分項檢討。
1925年6月沙基慘案後,蔣痛恨英帝國主義者慘殺無辜中國軍民,日記稱英國為“陰番”以洩憤,並每日立下格言、標語誓滅“英夷”,時間長達1年又2個半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