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24日電/台灣師大國際事務與全球戰略所兼任副教授蔡宏明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說,“立法院”已經通過兩岸經濟協議(ECFA)及其附件、修正ECFA配套法案與《海關進口稅則》,行政部門將在“立法院”所有程序完成後,先透過兩岸兩會架構與對方磋商正式生效日期,並以書面通知對岸後,兩岸同步實施ECFA。
早收將帶動經貿自由化
文章說,ECFA為兩岸經貿關係提供制度化和正常化互動的基礎,將使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但是,未來在落實ECFA、邁向“兩岸經貿正常化”與“自由化”過程中,所面對之挑戰,值得重視。
基本上,ECFA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清單以及未來兩岸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爭端解決等協議的商談,將帶動兩岸貨品和服務業市場的“自由化”。ECFA第2條的合作措施強調:“採取措施逐步減少、消除雙方之間多數貨物貿易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逐步減少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領域限制性措施,提供投資保護,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和產業交流”,未來兩岸經貿的“制度化”和“自由化”也將“同步發展”。
進入後ECFA時代,ECFA協議內容的執行成效,將是雙方關切的課題。例如台商企業在大陸普遍面臨智慧財產權的申請、搶註、侵權及保護執行等問題,雖然兩岸已簽署《智慧財產權保護協定》,但是根據美國商會對大陸的美商企業調查,表示大陸保護智慧財產權執行不力的比例高達63%,顯示類似之執行成效問題,也將是兩岸當局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同時,在後ECFA時代,兩岸的反傾銷和進口救濟爭議,將無法避免。雖然ECFA早收清單未列入敏感性產品,但是根據台灣工業總會的“2010年進口威脅調查”,台灣業者受進口威脅的來源國家別中,以中國大陸為首,占70%,其次是韓國,占10%,接著依序是印尼和俄羅斯,各占4%。顯示大陸產品已成為台灣產業最大的市場競爭來源,兩岸產業的競爭,仍將是影響後ECFA時代台灣產業之重要因素。
偽標等違規事項受關注
特別是目前大陸產品,不論是循正當管道、走私、偽標產地、出具虛偽產證或自香港等其他地區轉口進到台灣市場,因價格低廉已經衝擊台灣同類產品,該問題除了將引發包括反傾銷控訴和援引進口救濟措施等爭議之外,ECFA生效後之後,兩岸“海關合作”能否真正改善偽標產地、出具虛偽產證或違規轉口問題,將為各界所關切。
最後,由於ECFA生效後,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也即將成立,未來將做為兩岸溝通聯繫,以及後續進行貨品貿易、服務業貿易、投資以及爭端解決機制協議等4項協議的談判平台,在爭端解決機制協議完成談判前,兩岸若有爭端,先以協商解決,也可透過兩岸經合會解決。
文章說,展望未來,由於ECFA屬於框架性協定,許多現有貿易投資爭議能否順利解決,將會影響ECFA的實際效應。對此,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能否建立足以解決兩岸經貿爭議的組織架構、研擬務實的“執行或談判計劃”,確定未來磋商原則、解決問題之目標與時間表,並由雙方主管機關代表進行專業討論,將成為決定ECFA能否發揮實質效益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