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2日電/美國專欄作家普雷特今天盛讚馬英九儘管面對政治風暴,仍堅持選擇不容易的道路,與中國簽署ECFA,不僅安撫北京,也為台灣爭取更多時間與空間,是正確的決定。
中央社報導,曾經擔任“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社論版總主筆、目前任教於洛杉磯羅耀拉大學(LoyolaMarymount University)的普雷特(Tom Plate),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前夕,以書面方式專訪馬英九。
專訪內容與評論今天分別在“太平洋展望媒體中心”(Pacific Perspectives Media Center)、南加大“美中今日”(US-China Today)及“太平洋協會”(Pacific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Policy)刊出。
馬英九受訪時表示,ECFA是台灣因應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不可或缺的一環,但ECFA只是一個起點,讓台灣得以有更公平的機會與其他國家競爭,加速推動與其他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提升台灣經濟發展,佈局全球。
談及台海安全,馬英九稱,在兩岸關係緊張情勢持續降低的現在,中國仍增加飛彈部署,顯然與現實不搭調,如果中國願意主動移除這些飛彈,相信台灣人民會感受到善意,有利於兩岸關係改善。
至於對美軍購,馬英九則強調,軍購是為了確保台灣的永續發展,建立足夠的防衛武力,是“投資和平”的必要作為,也讓台灣在與中國協商時更具信心,同時也為了台灣的自我防衛與應變,因此台灣不會因為中國採取某些措施,而輕言放棄所需的防衛武力。
普雷特同時也發表一篇特稿,談及他對台海現勢的看法。普雷特盛讚,馬英九是亞洲區域蓬勃發展最新脫穎而出的領導人。
普雷特指出,台灣對中國一向有恐懼,馬英九在面臨政治風暴時,做了正確的決定,因為假如台灣沒有與中國簽署這樣的協議,台灣必將被排除於中國經濟市場之外。
普雷特也讚賞馬英九,在艱難處境下,選擇採取低姿態,堅持走一條不容易的道路,與中國簽署ECFA,不僅安撫了北京的神經,也默默為台灣人民爭取更多時間與空間。
談及馬英九的“三不”政策,普雷特認為,馬英九以談判代替對抗,以務實取代口水,對美國來說,更為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