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文表示,“一帶一路”某種程度映了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是美中兩強相互正面碰撞所產生出來的折衷版本。習近平發展這個策略,從學術角度看,一方面可維持中國繼續崛起的能量,另一方面也考量到若是採取強硬的去碰撞第一島鏈,硬要處理釣魚台與台灣問題,其成本與付出的代價可能是中國沒有把握處理、甚至會得不償失。
他認為,中國走“一帶一路”這一條路是有智慧的,而且對美、日並沒有妥協 ,只是走的路線改了一下,還是在走太平洋。
從“一帶一路”戰略路線上的主要國家與城市來看,中國都是有經過規劃,“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有親疏遠近的差別。“一帶一路”裡,與美國有明顯結盟的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紐、澳,就比較沒有辦法分享到中國經貿紅利。
相對的,美國提出“重返亞洲”之後,也有三個國家的立場明顯在改變,包括菲律賓(為黃岩島爭議)、越南(同步向中、美、俄三方謀求政經利益)、印度(逐漸與美國做深度結盟,介入南海議題也的姿態愈來愈明顯)。
宋學文表示,亞投行籌措資金,都是要配合“一帶一路”的開發。習近平這一步棋有相當的前瞻性、有其務實性,習並沒有向美國示弱,卻很智慧的避開在短時間內與美、日正面交鋒。
美國重返亞洲,先有概念,再出現大綱領,細節部分,包括部署、策略等都是逐漸發展出來的,並不是2009一夜之間就有清晰的版本。現在,中、美都在亞太做軍事部署,中國等四艘航母成形,美國在亞洲則要部署六艘航母,彼此都需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