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陸對台工作的決策與執行的主要人物,都是務實取向,未來的半年至一年,兩岸雖進入冷靜期,處於低調、平淡的關係,但大陸對的台交流,仍有機會可以進行更多面向的接觸,特別是去了多台灣年輕一代的想法,但重點不必在民族情感與上一代的意識型態。
在交流的具體做法上,過去的交流對象,主要是檯面政治人物與地方派系,未來的交流應趨於多元,在不刻意安排的情況下,去多了解一般民眾的想法。
第三,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以及民進黨、時代力量的態度,都只是兩岸關係發展上的短暫議題,都不必看得太重,也不是只針對大陸。反而該注意的是台灣“國會”透明化的趨勢,例如參與式的預算、法案審議等,不要誤判為是對大陸的全面敵意。
馬群傑說,從大選的結果來看,可以發現,民進黨選將在地方長期蹲點、耕耘,得到了很高的選票,甚至在傳統的藍軍地盤勝選。以此做法來看,如果兩岸交流可以在地方待得更久、接觸更多,同樣也會讓台灣民眾感受到交流的誠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