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大學“成材產業論壇”9日探討“台灣企業的出路:創新與策略”。(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南12月10日電(記者 趙家麟)成功大學“成材產業論壇”9日探討主題“台灣企業的出路:創新與策略”,與會的企業家對東進、西進表達不同看法,但對蔡政府喊出“新南向政策”口號與實際執行作為的落差,則是持保留態度。
這場論壇由成大材料系友會主辦,邀請論壇的來賓都是該系傑出校友,包括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光華、希捷科技研發副總經理黃國興、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陳正坤、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營業部副總經理黃炳樺、能率資本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游智元、智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偉文。
成材論壇今年主題是“台灣企業的出路:創新與策略”邀請前述與談人就各自的經驗觀點探討產業創新與競爭力問題,以及對台灣產業前景的看法。壓軸的綜合座談中,與談人彼此之間,對於中國大陸市場持續發展、美國特朗普政府號召製造回流美國的情況,台灣產業在西進與東進之間哪個有機會?各抒己見。
聯華電子資深副總經理陳正坤表示,台灣DRAM產業處於困境多年,差不多都被整併,2000年至2006年,台灣的DRAM產業佔全球至少25%至30%,現在則低於5%,不過以台灣半導體業的實力,未來仍大有可為,現在,市場的趨勢就在中國大陸,可以運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去搶先機,技術延伸,去找一個市場,為人才找舞台。
他認為,產業要西進、南進都是產業依本身的市場、或技術定位而定,目前整個半導體發展亞洲還是最主要;從DRAM產業來看,台灣過去在製造,現在可把製造移往中國大陸,台灣做好研發,同時運用中國大陸的資金來開創DRAM產業,但運用別人的資金,也有被吃掉的風險,創造機會的同時也要好好拿捏。
希捷科技黃研發副總經理黃國興表示,台灣過去兩次經濟成長,靠的都是創新。他在矽谷20多年,觀察台灣高科技產業愈來愈少,但台灣還是有機會,大家一定要一起努力。他強調,台灣產業西進、南進都好,但一定要東進,“台灣要訓練會打大聯盟的產業,如果只打台灣盃,10年以後就沒了。”
矽品精密副總經理馬光華表示,中國近年有個“千人計劃”,招攬了很多人才,許多產業商機接棒的機會,都被中國大陸承接走了,人才是重要的問題之外,現在市場的趨勢就在中國大陸,無論是產業發展或想要趕超越大陸,還是要去加入、去了解,先卡位並加速研發腳步,這是不得不為的抉擇,畢竟,市場就在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