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近年來的發展,隨著大陸的改革開放、法制建設與政府職能提升,台、港又有可能再次淪為大中華的邊陲。因為,台、港在大陸崛起的過程中,沒有話語權、沒有參與感與光榮感,形成某種疏離、焦慮、反動意識,這也是一種偏差。
從大歷史的脈絡來看,台、港發展的角色不能陷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台、港之於中國大陸,是分而不能離、偏而不能安的,應該要去思考自己有何優勢,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有何建設性的貢獻,進而注入正向能量。
周志杰向中評社表示,中心成立,規劃研究議題的開展分有三大類 ,並作為開闢華人社群共享發展、共議未來、共有中華的路徑:
第一,民生,針對兩岸關係發展從民生利益互惠作研究,進而共享利益,主要著眼於生活;第二,民權,即推展兩岸價值的趨同、共構價值,從對話到對接,重點在於思維;第三,民族,亦即在族國的認同上重塑並鞏固共有、共擁中華,也就是身分認同議題。
他認為,兩岸關係過去只重在政治、經濟層面的思考,特別是在兩岸開放實際接觸後,發現到兩岸的價值差異的確很大,再加上政治情勢的變化,民進黨以“台獨”為立黨的根本,在民進黨執政後,有心人的操弄下,在兩岸本來就存在的生活與觀念隔閡,讓統獨題愈來愈嚴重,甚至從菁英進一步滲透到青年與民眾的對立。
他強調,該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就是為兩岸關係不利發展,尋求撥亂反正之道、期盼兩岸和平、和解、和諧,並輻射向香港、澳門等華人社會,互利、互存、共榮。因此,中心成立後馬上可以著手的工作有:
一、策劃南部青年的兩岸交流,與大陸直接接觸交流的對象可擴及大陸的商業界、學術界、青年。二、爭取舉辦探討兩岸社會互信的活動與會議,為兩岸關係注入正能量。三、中心立足於台南成大,會特別關懷在地民意的變化,並藉由活動的推展,讓南台灣民眾、學生理解、了解兩岸的客觀現狀,視野更開闊。
最後,周志杰表示,兩岸與華人治理研究中心的成立,不只是高層政治的探討,也強調推動兩岸社會互信及青年群體的互動,有從上而下的視角研究,也有從下而上的各種研究活動,期盼創造兩岸和諧、華人共進,讓兩岸四地、華人族群共享發展、共議未來、共擁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