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 |
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 臧涵)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日前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舉辦的一場關於中美關係的講座上指出,特朗普上台之後的做法雖然讓世界感到驚慌,但是中國不能太悲觀,不能過早定論。美國和特朗普自身都會去修正、調整,這需要時間。中國也必須認識到特朗普不是在亂作為。
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質疑“一個中國”等舉動,使輿論對特朗普任內中美關係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擔憂。
而在2月10日,中美元首進行了特朗普就職以來的首次通話。特朗普在電話中強調,“我充分理解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習近平則讚賞特朗普強調美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中方願意同美方一道努力,加強溝通,拓展合作,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造福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關鍵時刻這一越洋電話的響起,讓盤旋在中美關係上空的疑雲有所散去。
對於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張蘊嶺認為,特朗普和他的團隊是帶著理念執政的,是要改變二戰以來建立的國際經濟和安全機制。從中美雙邊經貿關係看,貿易不平衡依然是主要問題,需要通過對話、談判和一定程度的自我約束來解決分歧。中美高層的戰略與經濟對話十分重要,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張蘊嶺提到,特朗普傾向把地區經貿關係轉化成雙邊問題,對於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區域談判,暫時會採取靜觀態度。特朗普現在對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態度比較消極,但中國還不是全球化的領導者,目前還只是參與者和維護者。我們在當前國際規則的大框架下,運用好這些規則,這樣對特朗普政府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張蘊嶺表示,特朗普上台之後的做法雖然讓世界感到驚慌,但是我們不能太悲觀,不能過早定論。世界或者美國和特朗普自身都會去修正、調整,這需要時間。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特朗普不是在亂作為,背後是一種理念。中國現在最要做的是下力氣繼續推動世界的開放,而且要平衡開放、綜合開放、可持續開放。我們也需要一個更平衡的全球化,不僅要應對特朗普,更多的還要應對我們面臨的一些綜合性的問題。
張蘊嶺認為,特朗普上台之後的做法雖然讓世界感到驚慌,但是中國不能太悲觀,不能過早定論。美國和特朗普自身都會去修正、調整,這需要時間。中國也必須認識到特朗普不是在亂作為。從中國自身角度來看,現在最要做的是下力氣繼續推動世界平衡、綜合、可持續的開放。
|